公告
此網站內容有版主有興趣之新聞蒐集

目前分類:★廟會民俗 (1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紀元1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二十三日電)艋舺三級古蹟青山宮今天舉行青山王繞境儀式,循古制於萬華街巷中灑淨祈福;出席繞境儀式的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廖鹹浩表示,青山宮自民國九十二年起大規模整修至今,預計明年竣工,文化局研擬屆時在青山王祭典當天,配合白天的媽祖文化節活動,擴大舉辦青山爺夜巡慶典。

========================================

媽祖文化節照理來講是在農曆5/1…青山王祭典是農曆10/22,差了五個月的活動怎樣可以辦在同一天,白天媽祖文化節晚上青山王夜巡…
明年的台北市文化局,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之前中國宗教發展史的報告
再加上挾侍神天聾地啞的介紹

【文昌帝君的由來】
關於文昌帝君來源有眾多說法,在此將之整理。

天神之說:
¤據司馬遷<�史記>所列指斗魁附近的六顆星,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

¤大魁夫子(斗魁)原為北斗七星一至四顆總稱,因魁首有第一之意,因此文昌星君乃成為學子膜拜的對象。考季來臨時考生將其准考證和供品齊供上桌,供品取諧音或表意義,如橘子表吉利、青蔥表聰明、金棗表金榜題名、芹菜表勤讀、菜頭表好采頭、桂花葉表貴人助、 圓形水果表圓滿等。

¤文昌神即魁星,魁星又稱奎星,係北斗七星第一星,事實上奎星係廿八宿中西方七宿的第一星。「魁」字即鬼搶斗,民間最有名的就是「魁星點斗」,「獨占熬頭」,每逢考季台南赤嵌樓的魁星殿,魁星爺手中的那枝硃砂筆常常不翼而飛,不用說硃砂筆一定是有心人請回家供奉去了。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三川殿【三穿殿】 指祠廟闢有三門的前殿建築。三川殿屋脊常配合開間分為中段高左右低的三段脊,使祠廟的立面更豐富化。「川」字同穿,為可穿越之意。

五門殿【午門】 祠廟第一進門廳開設五門者稱之,按古制天子宮殿闢五門,諸侯士大夫闢三門,庶民只闢一門,故主祀神祇為帝后級者,才可享五門之尊,鹿港龍山寺即有五門殿。又五與午同音,故亦稱午門。

龍虎門 寺廟前殿的左右門,按方位左為青龍、右為白虎,且習慣上是由龍門進虎門出。格局較大的廟,龍虎門本身也有三開間,並作凹壽式(註),如台北保安宮、龍山寺及行天宮等。

鐘鼓樓 祠廟中配置於左右的重要建築,通常左樓掛鐘右樓懸鼓,平日晨昏作息及重要法會以鐘鼓為號。鐘鼓樓並設之舉可追溯至周朝,唐宋時期的佛寺大都只有鐘樓,而不設鼓樓。台灣最早之例,可能是台南開元寺所藏「重修海會寺圖碑」中彌勒殿前的鐘鼓樓。台灣的街屋式及合院式祠廟因廟地窄小,多於正殿左右懸吊鐘鼓,並未另建鐘鼓樓,清末則常將鐘鼓樓直接建在左右護室的屋頂之上,如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及艋舺龍山寺,戰後又盛行將鐘鼓樓建於三川殿兩側的作法。近代台灣寺廟的鐘鼓樓喜作六角形攢尖重簷頂,可能係受到首開先例的台北艋舺龍山寺之影響,龍山寺採用扁六角形,使其具正背面,頗為高明。

註:
凹壽【塌肚 凹肚 塔壽】 房屋入口處內縮,成為簷下有步口廊,使壽樑外顯的作法。依內縮深淺有大小凹壽之分,「凹壽」一詞目前所知,最早出現於日治大正6年(1917)台北保安宮的石碑中。塌肚及塔壽為客家地區用語,凹肚則為潮汕匠師用語。

資料來源: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李乾朗著,台灣館 編輯製作,台北市 遠流,2003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把我的個人網頁照片的部分給更新了
順便讓只有來這裡的朋友知道一下
要詳細的連結請至首頁右邊的網站連結點選Atalanta之私人空間,裡面[映畫]的連結就是照片連結明細了~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IMG_0050s.jpg
嘿嘿…這篇是遊記哦…

熬夜看書的原因,早上有點起不來,再加上耳朵一直聽到雨聲而且還不小,心中響起了一個聲音"今年又不是大迎,才四個軒社又下雨,一定不會很熱鬧,搞不好一下就結束了,不要去看算了"
說真的,我那時超不想去的
但想到八將…想到和Genka約好了,我還是爬起來了
出門時,只有絕望,因為新店下大雨…
撐著傘,心中不抱任何期望的踏出沉重的每一步…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雖說是感想,但比較像日記~哈
我和anouk三點到樹林,就直奔千歲廟,因為某位就住樹林的張先生跟我說下午三點半開始。
到了千歲廟,發現裡面正在禮斗法會,心想為何如此安靜,就和auouk在廟裡晃來晃去,看到有在賣香旗,一面300,差點就買下去了。
在服務處的地方,發現貼有路關、陣頭單位的單子,上面寫"遶境時間上午九點至下午六點",旁邊還寫了到每個點的時間。
但我那時想不了多少,瞬間有種冒火的感覺,心想"好樣的張先生,是哪隻眼睛可以把上午九點看成下午三點半"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年千歲之歷史根源

最早的時候,五年千歲的尊稱並沒有統一,有稱「十二天王」、「十二神將」,也有稱「十二歲君」等等,後來因供奉的廟宇配合寅、午、戌年舉辦大祭典,同時舉辦祈安清醮法會,慶祝千歲聖誕千秋。由於寅、午、戌年,恰好前後為五年,每到慶祝大祭典的時候,各方信徒都稱為「五年到年」,通稱千歲為「五年王爺」,敬稱「五年千歲」,名稱就此沿襲下來。

「五年千歲」的由來,傳說中可遠溯至商殷年代民族英雄即張、徐、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等十二位神將(老君弟子康續步下十二巨人)因輔周伐紂有功於國家社稷,立譽於世上造福社會大眾,故生而英沒後成靈,至漢代道教張天師倡行道法。當時由於醫藥不發達,每遇疫癘發生,往往認為是邪魔作祟,地方人士便延請先真道長,施符念咒,叩請玉皇大帝派遣天兵神將十二天王(五年千歲),降臨作主,蒞臨地方鎮煞除魔,收瘟除疫,希望能夠消災解厄,同時選擇良辰吉時超渡無辜冤魂和無祀孤魂,儀式完成後,建造王船燒化或恭送到江海河流(由擲筊決定),任其漂去,表示恭送天王回駕昇天,或者留在塵俗雲遊四海鎮壓邪魔,繼續護國安民。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對艋舺、青山宮和八將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接著就是前面提到的「青山王祭典」囉~!

聽說他們的八將團今年做了新的頭冠,靈安尊王也換了新的龍袍。
不過由於青山宮的改建還沒全部完成,本來是三年後才要遶,不過也許不少人還是很期待,又聽說今年只有青山宮的三軒社和露店神將會出來迎,也不會有夜巡,明年才是大迎,所以就把今年的當一個暖身吧*笑*
歡迎有興趣又有空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開百年廟宇 神像 見證台北移民史
林諭林/台北報導

打開百年廟宇門扉,看到信仰的神祇,也看見相傳的歷史文化。為讓民眾瞭解台北古今發展,結合文物與影像的「台北移民信仰特展」即日起在台北市城鄉會館登場,現場除展出數十尊各式神像,還搬來140年歷史的霞海城隍廟古門,引領民眾走進時光隧道。

特展活動還展出難得一見的八將服飾、冠帽、刑具及臉譜等文物,讓民眾近距離一窺家將神秘面貌。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艋舺青山宮

青山宮位於貴陽街二段二百一十八號,廟內供奉的是靈安尊王張滾。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宮或青山王館,清咸豐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創建,主祀靈安尊王,簡稱青山王。為艋舺晉江、惠安和南安三邑人移民之守護廟。神龕上懸著光緒8年花翎知府銜福建補用同知何思綺所獻「神靈昭著」及光緒15年魏建勳所獻的「化險為夷」等匾額。

青山王,相傳為三國時東吳孫權的裨將,本名張滾。漢獻帝建17年(212),張滾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因其為人正直廉潔,兼智勇雙全,頗受地方 人士愛戴。張滾死後,停柩於縣衙東配室內,就棺槨砌石為壇,每年春秋祭祀。凡有新官到任,三日內必備牲醴致祭,祈求民安物阜。

當艋舺市街逐漸繁榮興盛時,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發生一場大瘟疫,是時惠安漁民返回家鄉,奉請青山王來臺,由王公口(今第二水門)登岸,途經舊街(今西園路一段)時(今青山宮廟址),神輿無法前進,漁民們乃焚香請示,得知神明要駐蹕於此,遂就地暫立小祠安靈,乞求鎮境平安。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艋舺是萬華的古名,但現在仍可在許多地方看到、聽到這個名字;而艋舺也是北部愛看熱鬧的人最熟悉的地方,每次遶境時總會經過不少古蹟、廟宇。

另外,艋舺在大家的印象中,還有一些古老的建築和洋房,它有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名,現在就來為大家介紹關於艋舺的歷史文化及特色。

前言

來台的族群有先、有後,有多、有少,一般來說,泉州人較早,而且較多。所以在台灣開發較早而又繁榮的古都、古城,都有泉州人捷足先登的蹤跡可尋。在他們的信仰、習俗、語言中,雖然絕大部分和其他族群融合同化,但依然留下些許的特色。

歷史學家曹永和在一篇「早期台灣的開發與經營」文章中提到:「台灣的開發經營乃大陸沿海的開發經營之延伸,雖然地理位置毗鄰,但是也有它特殊的歷史背景。」泉州人移民來台主要有南、北、中三路,南是以澎湖、府城,中以鹿港、梧棲,北是以滬尾、艋舺為主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配祀:與主神有某種關係的屬神。如與祭祀神務何關的配祀。

如城隍的配祀有何文武判官、牛馬爺、六官司、謝范兩將軍,並扈從三十六軍將、七十二地煞。青山王的配祀與城隍同。福德正神配虎爺;註生娘娘配十二婆姐等。

又有與主神史實和傳說有關的配祀,如媽祖的千里眼、順風耳;關公的關平和周倉;開漳聖王的輔順將軍和輔義將軍;石將車的猴兔兩將;以及佛的韋陀、護法、伽藍、監爺、十八羅漢等。

挾侍:所謂「挾侍」,是站在主左右的侍童,在佛教稱為「挾侍」或「協侍」。如佛祖的挾侍是文殊和普賢:道教神明也有、如玉皇大帝的挾侍是太乙救苦天尊、雷聲普化天尊。

皇帝格的為劍監、印監,王爺級的為劍監,印童,元帥級的為神馬、馬丁,觀行為善才、玉女,文昌為天聾地啞,臨水夫人為左右女娥,地藏七為左右佛童,祖師為左右道黃,註生娘娘為香花女(提彩、提花、提匣、提鏡),魂身為金童、玉女 (或奴婢)等等。
<�一個不錯的民間信仰網站:台灣民間信仰>

之前寫過六丁、六甲、十二婆姐,最近會把一些比較少見又會出現在廟會中的神將、陣頭的配祀與挾侍神做一個整理和介紹。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廟會真的可以反應一個地方的歷史與文化,在厭惡這樣活動的時候,其實可以試著更深入了解其中內容。
北部的廟會越來越少,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生長土地的活動也就越來越少。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關於十二婆姐
註生娘娘(註一)手下有不少附祀娘娘,當地稱「婆姐」。福州的註生娘娘廟,在主神兩側,竟有三十六位婆姐,而台灣和福建其他地方的註生娘娘廟中的婆姐,一般為十二位。 十二位婆姐的名稱如下︰
1 . 註生婆姐陳四娘 2 . 註胎婆姐葛四娘 3 . 監生婆姐阮三娘 4 . 抱送婆姐曾生娘 5 . 守胎婆姐林九娘 6 . 轉生婆姐李大娘 7 . 護產婆姐許大娘 8 . 註男女婆姐劉七娘9 . 送子婆姐馬五娘 10 . 安胎婆姐林一娘 11 . 養生婆姐高四娘 12 . 抱子婆姐卓五娘

這裏面也有一位轉生娘娘。其實,轉生(即轉身)是佛教的說法。據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立下四十八誓願。其中第三十五願為「女身往生願」,即所謂「轉女成男願」。說甚麼女人經過修行,來世可轉個男身,做個男人。在封建時代,一般女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苦楚最多,再加上重男輕女的社會偏見,使廣大婦女深感作一個女人的艱難,願意來世「脫生」個男人。

另有一說十二婆姐源自於卅六婆姐(註二),關於卅六婆姐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相傳卅六婆姐原本都是妖女,後來被臨水夫人降服之後改邪歸正,成為臨水夫人(註三)照顧婦幼的助手,其二、相傳卅六婆姐原為宮女,不幸被妖怪所害,後來被臨水夫人所救,所以歸其門下,成為臨水夫人的助手。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哼哈二將,為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

「兩位神將」原先祇是「一位」金剛力士,本是佛國護法的「二十諸天」之一的密跡金剛。《封神演義》上說鄭倫原為商紂王的部將,拜昆崙度厄真人為師。真人傳給他竅中二氣,將鼻一哼,響如鐘聲,並噴出兩道白光,吸人魂魄。後來被周文王擒獲改邪歸正,卻又被紂王的部下大升斬死。

陳奇也是商紂王的部將,曾受異人秘傳,養成腹中一道黃氣,張口一哈,黃氣噴出,見之者魂魄自散。後來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時敕封鄭倫、陳奇鎮守西釋山門,宣佈教化、保護法寶,這就是民間所流傳的哼哈二將。

據《大寶積經》記載,哼哈二將手拿金剛杵(是一種十分堅固而又鋒利的古代作戰武器),本是保衛佛國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國話講,就是把守山門的兩位警衛大神,或者叫兩位把門將軍。

佛教界還有一種說法,在遠古時代,有一個國王的夫人生了一千個兒子,個個都成了佛。最小的兩個兒子,一個叫青葉髻。一個叫樓至德。他們兩兄弟為了保衛兄長們成佛,同時也為了保護佛法,便自覺自願做了佛國的佛法神。你看他們兩個,一個站在左邊,一個站在右邊,手拿武器,腹懷“竅中二氣”,怒目而視,威武雄壯,盡職盡責,把守山門,保衛佛國與佛法永遠不受侵害。

資料來源:
中華傳奇
江南名剎普光寺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椐史料記載,六丁六甲與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七十二地煞等同為道教的護法神將。

《重修搜神記》載: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發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丁甲之名來源於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為:甲子、甲戍、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為陰,蓋為女神,甲神六位支為陽,蓋為男神。

《續文獻通考》:「丁卯等六丁,陰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陽神玉男也」。六丁六甲神位雖小,但在道教中卻非常重要,經常被道士所役使。

《後漢書‧梁節王傳》記載,漢代方士已經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齋醮,然後召六丁神,「可使致遠方物,乃知吉凶也」。

唐韓愈《調張籍》詩曰:「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篆略說》:「陰陽翕辟,萬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綱紀也。」

南宋王契真編《上精靈寶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成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

如今《道藏》中存有《靈寶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禱秘法》,且《靈寶六丁秘法‧後序》中稱六丁「能長能短,能有能無」。道教還有一種六甲符篆,用來「驅惡驅耶」。

《雲笈七羲》卷十四稱:「若辟除惡神者,書六甲六丁等持行,並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後來此就演變成六丁六甲神。道教所塑造信奉的神仙世界,彩雲華宇,瓊樓玉字,天上有神靈居住的帝鄉天堂,地上有得道修仙之地的福地洞天。渴望死後得道成仙,擁戴金童玉女,六丁六甲;憑虛御風,瓊液金丹,隨欲所之。

取自:鑒識宋代陽燧鏡 (江用虎 2005.10.28)
摘自: 《藝術市場》200504
編輯:朱磊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將軍廟出發→右轉漢口街→左轉漢中街(雞母厝爐主壇)→左轉開封街→右轉昆明街(土地公廟)→右轉忠孝西路→右轉西寧南路(慈雲宮)→左轉洛陽街(北極府)→右轉中華路→右轉成都路(天后宮)→左轉康定路(祖師廟)→右轉桂林路→左轉西昌街(大眾廟)→右轉廣州街(龍山寺)→左轉西園路→左轉和平西路→右轉康定路(集義宮)→右轉艋舺大道(副爐主壇)→經三條路(福德宮)→右轉環河南路→右轉貴陽街(青山宮)→左轉西園路→左轉長沙街(龍津宮‧福德宮)→右轉環河南路→右轉內江街→左轉西昌街(真武殿)→右轉環河南路→右轉峨嵋街→左轉昆明街→左轉開封街→右轉環河南路→右轉忠孝西路→右轉西寧南路→右轉成都路→右轉康定路(本壇)→回將軍廟------------------------河溝頭晉德社

早上10點起駕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間信仰申有關火的神祇有二位,一是火德星君,另一是灶君爺(灶神)。灶神存在於炊食之地,火德星君則存在於任何有火之處。

火德星君即是民間俗信的火神。傳說中的火神有好幾位。其中以祝融、隧人氏及回祿(吳回)最出名。祝融氏即赤常,為上古三皇之一,曾幫助黃市擊敗回祿。因祝融氏曾教導人民使用火,驅走野獸與鑄造金屬品,因而被尊為火神。被視為火神的「祝融」可以成熟萬物,但一旦失控,成為「祝融肆虐」,可就禍害無窮了。

隧人氏俗稱「赤精子」,因發明鑽木取火而成名。相傳他出生在石唐山之陽、皮膚、頭髮、鬍鬚都是紅色的,即連用來蔽體的樹葉也是紅色的,傳說他是掌管用火之神。
至於「回祿」成為火神的由來則不得而知。只知「回祿」是古代傳說的火神名,如《左傳.昭十八年》:「攘火于玄冥、回祿」,註:二玄冥,水神:回祿,火神,「成語」回祿之災,即指火災。傳說是原始社會五帝中帝譽的長子,專司管理火種,稱為「火正」。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飯像搶孤, 這個俚諺是形容吃飯時爭光恐後, 像參加搶孤一樣。在台灣,以頭城搶孤規模最大,也最神秘刺激。此一傳統民俗活動,源於漢人 離鄉背井渡海來台,歷盡艱辛入蘭開墾,由於天災、疾疫及人禍的關係,命喪斯土而無人祭祀 魂無所歸依的先民比比皆是,於是在每年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舉辦普渡以奠祭孤魂。


而頭城是漢人入墾的第一個據點, 於是由附近八大庄的居民,集資辦理超渡法會, 並在關開鬼門關的當晚,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 搶孤頗具人飢己飢、普施仁道的慈悲精神, 又是一種富有挑戰性的運動競技。 所使用的孤棚,是由十二根孤柱、倒頭棚、十三座孤棧含旗竿組合而成,孤柱表面塗滿牛油,總高度至少在十層樓以上,極為壯觀。


參加搶孤者每五人為一隊, 每隊一根孤柱,只准攜帶繩索; 待午夜子時,鑼聲響起, 各隊即以疊羅漢方式,爭相攀爬, 首先奪得旗竿上的順風旗者為優勝, 過程驚險刺激,是地方一大盛事。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1471.jpg
怎麼說呢,感想其實很一般,"果然就是政府辦的活動"
雖然本來就沒有什麼期待,因為會辦在新店本身就是一個問號
但是一路看下來,還是挺惋惜的,就算今年是"號稱"歷年來最盛大
我不是客家人,所以本來就不會對這種針對客家族群的活動有什麼興趣,要說也只是因為可以看到客家族群的文化吧,還有豬公
其實我13號才知道這個活動,如同前文所說,沒什麼宣傳,新店不是客家人的人,都不太知道
當我要上網查查這個活動的時候,感覺還挺驚訝的,因為這是個從情人節就開始一直到8/14的盛大活動,但是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卻找不到此活動的網頁,只有新聞稿,原來他們很殺的把活動企劃書放在網站上讓人下載,想當然爾,我從企劃書上看到的,和實際情形有點落差。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