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艋舺是萬華的古名,但現在仍可在許多地方看到、聽到這個名字;而艋舺也是北部愛看熱鬧的人最熟悉的地方,每次遶境時總會經過不少古蹟、廟宇。

另外,艋舺在大家的印象中,還有一些古老的建築和洋房,它有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名,現在就來為大家介紹關於艋舺的歷史文化及特色。

前言

來台的族群有先、有後,有多、有少,一般來說,泉州人較早,而且較多。所以在台灣開發較早而又繁榮的古都、古城,都有泉州人捷足先登的蹤跡可尋。在他們的信仰、習俗、語言中,雖然絕大部分和其他族群融合同化,但依然留下些許的特色。

歷史學家曹永和在一篇「早期台灣的開發與經營」文章中提到:「台灣的開發經營乃大陸沿海的開發經營之延伸,雖然地理位置毗鄰,但是也有它特殊的歷史背景。」泉州人移民來台主要有南、北、中三路,南是以澎湖、府城,中以鹿港、梧棲,北是以滬尾、艋舺為主艋舺地區的開墾以三邑人為主

台北盆地的開發,較南台灣晚了很多年,正式的紀錄一直到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 年)才出現,陳賴章率領福建鄉民移居至此,本區有平埔族「紗帽廚社」沿著河流散居,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名為Mankah的獨木舟,便以艋舺(Mankah / Moungar)稱之,為平埔凱達格蘭族「小船」和獨木舟聚集的地方的音譯。當時他們除了射魚維生外,並以獨木舟載運所產的蕃藷、苦茗順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物物交易,淡水河濱群舟蝟集,如此景象成為「艋舺」地名的由來。

由於新莊的發展,使艋舺成為潛力雄厚的新生地,加上移民增加與墾務進展,艋舺便後來居上。這是因大嵙崁溪的河床日漸淤塞,使新莊沿岸船隻停泊不便,轉向出入艋舺渡頭。

艋舺地處大漢溪、新店溪交匯口,水運條件原本優越。嘉慶以後,南台灣天災頻仍,經濟重心北移,艋舺人口激增,當地商人組成「郊行」,與大陸沿海各地往來貿易,頓時帆檣林立。

1760年,淡水堡坊中,轄有古亭、艋舺渡街內之十四莊這裏始見「艋舺莊」之名。到1792年,八里坌開港,泉州、廈門來此貿易,溯河而行來到艋舺,讓小小的渡口成為大商港。到1808年,新莊縣丞移遷艋舺,改稱艋舺縣丞,到了道光初年,郊商發達,始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1875年創立臺北府時,曾建議將府治設立在艋舺,繁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首先到艋舺地區開墾的是泉州府的晉江、惠安和南安人,我們稱為「三邑人」。他們建立了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帶動了商街興起,因而有了「台北三郊」的組織。

萬華龍山寺是為了供奉從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的觀音所興建的寺廟,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 年)。二百多年來,它歷經戰亂、地震及火災,曾多次維修,目前是二級古蹟,也是寺廟藝術殿堂之一。

頂郊下郊為爭取商機而火拚

龍山寺所祀奉的主神是觀音,而配神則有關公、媽祖、文昌君、註生娘娘等。在歷年所捐奉的匾額上,很容易就會發現到泉郊和北郊等字樣,甚至還有一幅對聯寫道︰「泉地多文海、地亦占珠氣,郊原如繡物、華已偏瀛洲」,從對聯的文義不難發現,當初在北台灣的泉州人,在商貿上可謂氣勢傲視內地。

嘉慶、道光、咸豐年間郊行的黃金時代是締造艋舺鼎盛商業的主力。郊行類似今天的商業公會,在當時交通以水運為主的時代,艋舺位處大漢溪和新店溪交會的淡水河濱,地理位置優越,因此起卸貨物的碼頭成為郊商的命脈,各家勢力競相角逐,因為爭奪地盤的利益,而有激烈的械鬥。

清咸豐初年,三邑人的頂郊和同安人的下郊,為了爭取商機而火拚,歷史上稱為「頂下郊拚」。同安人因為打不過,就帶著神明向北逃,來到了大稻埕落腳。爾後,隨著淡水河逐漸淤淺,商業貿易從艋舺轉移到了大稻埕(今天迪化街口)。

艋舺的同安人被三邑人打敗後為什麼會向北逃呢?有一種說法是︰他們原本希望在同樣是同安人聚落的大龍峒地區能夠得到庇護,但並未獲得善意的接納;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則是︰同安人護駕著霞海城隍爺向北逃,到了大稻埕時,城隍爺突然不走了,經過筊杯,同安人相信城隍爺要留在此地,於是便在大稻埕落戶建廟。

由於是逃難而來,當時大稻埕的城隍廟蓋得十分侷促寒傖,而供奉在城隍爺旁邊的義勇公神位,就是當時護駕城隍爺的三十八名殉難少年。

1920年,日本人改制行政區域,將臺北廳原本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改設臺北市,隸屬臺北州。並因艋舺語音艱澀,依閩南語讀音(白話字:Báng-kah)改為日語音近字「萬華」(Manka),但現今閩南口語仍襲舊稱。

告別群舟雲集,艋舺風情已老

艋舺在過去曾有三大碼頭,指的是現今二號水門外的王公宮口,還有一號水門外的大溪口,三號水門附近的滬尾渡口。原本在艋舺西畔淡水河會流的新店溪和大嵙崁溪,因為洪水沖刷,港勢變遷,合流點因而轉到大稻埕接合新店溪。同時日據初期貨物轉運,改在火車運到火車站(今鄭州路省立臺北醫院),艋舺以往的重要運輸位置也日漸式微。隨著河岸逐漸淤積,商業貿易被後來興起的大稻埕取代,艋舺日漸沉寂。

形成新的商貿中心

所謂「大稻埕」,「大」是形容詞,「稻埕」是曬稻米的空地,可見初期此地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等到艋舺一帶淤積之後,大稻埕的居民便趁機搶客戶,形成了新的商貿中心,萬商雲集、洋行林立。
日治時期,大稻埕的布行是極為發達的產業,海外及大陸的素布、從三峽和大溪加工的染布,都在這兒交易,一直到現在,台北市的貴德街和塔城街還有許多布行。

大稻埕有三條街非常出名,一是港町,就是現在的貴德街,在清朝時叫千秋街和建昌街,上百家的茶行使整條街長年飄著茶香;二是永樂町,就是現在的迪化街;三是太平町,就是現在的延平北路。

艋舺的老街

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畔開始,往內地呈「廿」字形,貴陽街是全台北市最老的街,也是艋舺興盛的起點。早期漢人從河口上岸開墾,常到此地與平埔族人交易蕃薯,舊稱「蕃薯市街」;日治時,改名發音相近的「歡慈市街」,並被劃入「遊廓」(即風化區)內,因此街上有不少的妓院,住戶也以日人居多。至今仍遺留著洋樓建築和傳統雜貨小販、糕餅店、香鋪等,百年老店「新協和藥行」、艋舺教堂、青山宮均位於貴陽街上。

乾隆年間,地藏王廟的興建,帶動了西昌街的發展,224巷內聚集了數十家草藥店,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青草巷」。原來艋舺開墾之初,流行疾病多,青草藥店就成為民間診療機構。草藥的來源以台灣本地為主,種類繁多,可以根據客人需求來調配。

由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古稱「剝皮寮」,乃因清朝福州商船進口杉木,多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一帶,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集散地而通稱「土炭市」,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樓。

華西街是本區另一條大名鼎鼎的街道。清朝時,這一帶因巷道彎曲,俗稱「凹月斗仔」,是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娼寮、酒樓次第開張;日治時期更被指定為風化區,豔名遠播。二次戰後才改名為「寶斗里」,依舊是紙醉金迷的胭脂巷,直到民國86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廢除公娼,才結束本地的風花雪月史。近年來改闢為觀光夜市,提供中華民俗藝品和台灣小吃進駐,吸引大量遊客慕名前來,成為本區最繁華的地段。

至於廣州街、西園路的發展,則與龍山寺的興建有關。目前西園路上仍有為數不少的佛具店、繡莊,而廣州街上的艋舺隘門、淡北育嬰堂碑、黃氏宗祠等都是著名景點。

西園路過了桂林路口,就是昔日郊商、商舖集中的「舊街」,歷史僅次於蕃薯市街。這裡也曾是清朝義倉的舊址(今萬華分局),現在以中藥、糊紙、佛具等傳統行業為主,雖然經過改建,仍可看出門面窄、屋身長的典型店舖住宅特色。

補充
龍山寺官方網站
霞海城隍廟

資料來源
民視無線台-第九集 歷史篇 泉州人的第二故鄉 一府二鹿三艋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萬華區
大河的故事-淡水河,之歌
台灣的老街-黃沼元 國語日報網站-台北第一 艋舺老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alanta 的頭像
    atalanta

    AtAlAntA的倉庫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