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01/04 19:18

記者管淑平/編譯

台灣高鐵5日正式營運,紐約時報4日報導,這個速度飛快的子彈列車,卻無法擺脫重重爭議,從設計發包到試營的問題,加上混合法國、德國和日本的系統,都增加高鐵的爭議性。 紐約時報指出,台灣高鐵歷經1/4世紀的規劃、興建,5日將正式通車,對於部分都市計劃和環保人士來說,高鐵象徵亞洲能控制對石油進口的仰賴、遏止快速增加的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以更環保的永續方式為廣大民眾帶來更高生活標準。高鐵人員指出,一列滿載的高鐵列車消耗的能源,將是乘客各自開車消耗能源的1/6,釋放的二氧化碳廢氣只有1/9﹔如果與搭巴士相比,能源消耗量減少一半,廢氣排放量減少3/4。

不過,提供都會運輸系統諮詢的華府世界資源研究所交通與環境中心(EMBARQ)永續交通研究主任李‧奇伯(Lee Schipper)博士卻認為,如果高鐵拉長人們通勤距離,最終有可能消耗的能源反而高過節省的數量。

此外,高鐵光是龐大興建費用就引起爭議,紐約時報指出,高鐵花了4880多億台幣打造,全台灣每個人負擔約2萬元﹔而1980年開始計劃以來,一連串的承包爭議讓台灣高鐵成為大雜燴:司機是法國和德國人,只能用英語和台灣籍的調度員溝通,而他們駕駛的是日系的子彈列車,鐵軌、號誌和機電系統源自英國和法國等歐洲系統。紐約時報說,高鐵規劃三年內由台灣籍駕駛取代現在的外籍駕駛,系統全面中文化。高鐵曾打算聘請有經驗的日籍駕駛來台,但是打造日本新幹線的日本公司拒絕派日本駕駛來台灣。

高鐵系統如此複雜,也因此讓台灣消基會發起拒搭抵制,呼籲民眾「珍惜你的生命,不要當白老鼠。」對此,台灣高鐵發言人江金山強調高鐵的安全性,但是也承認,反對聲浪讓高鐵計劃更形複雜,「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一切都被提出來,除了希望和相互信任。我們只希望讓事情簡單化,但是沒辦法」,他說,「政治是其中一個因素。」

報導指出,由於都市土地取得不易,高鐵設站點多半遠離都會區,這或多或少造成不便,長期能吸引多少人使用,以及站區周邊開發速度和票價,都是左右台灣高鐵是否能成功的因素。 


http://www.ettoday.com/2007/01/04/327-203671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alanta 的頭像
    atalanta

    AtAlAntA的倉庫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