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怎樣才是好的地方文物館?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想像。重點是:什麼才是在地的文化核心價值?

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陳國寧,去年為文建會執行地方文物(化)館調查計畫,走訪兩百八十多處館舍,她引用法國學者雷尼米爾的話說:「博物館的價值不是只看三、五年,而是五十年或更久。」

文建會推動地方文物(化)館計畫成效飽受質疑。文建會主委邱坤良仍強調,只以觀眾人數就批評是「蚊子館」並不公平。他認為,地方文物館的價值不一定在產值,而是附帶影響,就像「一把種子撒在土地上」,很難短期量化。

「重點是:要知道能量從哪裡來?」邱坤良說。

蓮赤柯山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而生的「十三彎劇團」為例,邱坤良認為,他們作為社區劇場很好,但農民和小朋友到外地巡演,訴說十三彎的故事,對外地人的意義和引發的共鳴,就遠不如當地。

「地方認同」正是地方文物館的活力來源。陳國寧印象很深的是推動嘉義梅山鄉「汗路生態藝文館」的梅山文教基金會,早在文建會地方文物館計畫前,以一人一個月一百元的方式,在地方上募款成立,推動藝文活動,是梅山人捐助的公益法人民間自發性機構,自然不追求觀眾,而以社區為定位。

文建會初推地方文物館計畫時,曾將當時最高額補助給了還沒有「館」硬體的「鹽田生態文化村」,關鍵就在於崑山科技大學講師盧建銘,他在台南市四草南寮社區組織村民成為「文化工人」,以特色工藝和生態保育建立四草文化產業發展核心,而得以文化產業帶動生態保育的社區營造模式脫穎而出,獲得一千兩百萬補助。

百餘年歷史的屏東崇蘭社區蕭氏家廟,變身「阿緱地方文化館」,也是地方認同激盪活力的經典案例。蕭氏家廟原已荒廢淪為登革熱病媒蚊指數高危險區,七年前蕭永忠號召族人整修家廟,成屏東「縣定古蹟」,昔日私塾「課餘軒」改為「阿緱地方文化館」,成為社區營造中心,結合慈濟、基督教醫院等志工,探望社區獨居老人、設免費安親班、成立讀書會,去年獲頒文馨獎。

【2007/0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
http://www.udn.com/2007/2/12/NEWS/NATIONAL/NATS1/372545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