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仙的由來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擁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一般稱為《東遊記》),才正式定型為漢鍾離(或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
劉海(或作劉海蟾)雖然現在不在八仙當中,但在許多地區仍位於八仙之列。明《列仙全傳》用劉海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代替漢鍾離的,而台灣亦有用劉海替代藍采和。八仙的個別介紹
髽髻道人漢鍾離
原複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谷子,又號正陽子。全真道派尊其為「正陽祖師」,「北五祖」之一。鍾離權神誕之日為四月十五日。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生下後不哭不食,第七日躍然而起曰:身遊紫府,名書玉京。及長,為諫議大夫,奉詔北征失利,軍士盡散。鍾離權獨騎奔谷迷道,路遇王玄甫授以長生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等。後入華山、入崆峒山,見老君,賜號雲房。唐時,度化呂純陽後,應詔昇天,被封為太極左宮真人。鍾離權與呂洞賓間有關神仙之道的問答,有《鍾呂傳道集》傳世。宋欽宗靖康初封為正陽真人。元至元六年(1269年)又褒贈正陽開悟傳道真君。鍾離權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後人破讀為「漢鍾離」。鍾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張果老倒騎毛驢
姓張,名果,唐代道士。曾隱於中條山修道。自稱生於堯時,渾忘甲子。相傳神誕之日為十一月二十三日。張果老常騎白驢,日行數萬里。歇則疊驢,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之中。乘則以水噀之,復成白驢。唐太宗、高宗均曾徵召於他,均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賜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
張果老經常騎著一頭白驢,一天能走幾萬里。休息的時候就把驢疊起來,薄得像紙一樣,放到衣箱中。要騎的時候就用水噴一下,牠就又變成活驢了。
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派通事舍人裴晤騎馬到恒州迎張果入朝,張果老竟然當著裴晤的面氣絕而死。於是裴晤焚香請他活過來,向他述說天子求道的誠意;不多時他就醒了。裴晤不敢勉強他,便馳馬向皇上報告。皇上讓中書舍人徐嶠帶著蓋有皇帝玉璽圖章的信去迎接他。
張果老擅長胎息術,可以累日不吃東西。吃飯的時候只喝美酒,服三黃丸。唐玄宗把他留在內殿,賜他美酒,他推辭說自己連二升也喝不了,但他說他有一個能喝一斗的弟子。唐玄宗聽了之後很高興,叫人把這個弟子召來。不一會兒,一個小道士從大殿的屋檐上躍下,年紀約僅十六七歲,容貌俊美,氣質淡雅,上前來拜謁皇上。小道士言詞清爽,很有禮貌;唐玄宗賜他坐,張果老說:「這弟子常常侍立在我的身邊,不宜賜他座位。」唐玄宗愈看愈喜歡這位小道士,就賜酒給他。小道士足足喝了一斗也沒有推辭,張果老就說:「不能再賜了,喝多了會出醜的,那時就讓皇上見笑了。」但唐玄宗仍硬逼小道士喝,酒突然從小道士的頭頂上湧出來;他的帽子掉到了地上,變成了一個酒罈子蓋兒。唐玄宗和嬪妃侍者看了既吃驚又好笑。而小道士早已不見蹤影,只見一個金色酒罈子扣在地上;它的容量剛好是一斗。
~出自《明皇雜錄》、《宣室志》、《續神仙傳》
韓湘子藍關度叔
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韓湘神誕之日為十一月初九日。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後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鐵拐李借屍還魂
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神誕之日為七月初十日。《混元仙派圖》稱其為呂洞賓的弟子。傳稱李凝陽應太上老君與宛丘先生之約,魂游華山。臨行,囑咐其徒守魄(軀殼)七日。無奈其徒之母突然急病而欲速歸,遂於第六日化師之魄。李凝陽游魂於第七日回歸時,無魄可依,即附於一餓殍之屍而起,故其形醜陋而跛右腳。後封為東華齊陽啟元帝君。
曹國舅隱居山巖
曹國舅為八仙之一,名佾,亦作景休。《宋史》稱他為慈聖光獻太后之弟,故稱國舅。曹國舅所持法器為玉板。
其弟曹二,自恃為帝室的親戚,逞強行惡,搶奪百姓的田地據為己有,霸佔別人的子女供其享用。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門。國舅自始至終竭力規勸他,都不能使其改過自新,最後竟被其視為仇人。國舅說:“天下之理,積善者昌,積惡者亡,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積陰功,才有今日之富貴。如今我弟積惡至極,雖然明裡他能逃脫刑典的制裁,但暗裡卻難逃天法。如果一旦禍起,家破身亡,到那時想牽只黃狗出東門,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恥辱又害怕真的會發生此事。”
於是他散盡家財,周濟貧苦之人。最後,他辭別家人和朋友,身著道服,隱跡於山岩,修心煉性。 數年之後,他已達到心與道合、形隨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漢鐘離和呂洞賓遊至他修道之處,問他:“你閑居時修養什麼。”國舅答:“其他的無所作為,只修道而已。”二仙問:“道在哪裡?”國舅指著天。二仙問:“天又在哪裡?”國舅指著心。鐘離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經洞悟道之真義了。”於是授他《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漢鐘離、呂洞賓引入仙班。
藍采和歌板行乞
唐代的隱逸。據《續仙傳》、《太平廣記》稱,藍采和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餘,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後得鍾離權之度化,乘雲而去。
藍採和思維敏捷、機智幽默,雖然表現出一副癲狂的樣子,但言語充滿了智慧,人們向他提問,他往往隨口答來,話語幽默,讓人忍俊不止。他唱的歌詞很多,其意思都是如何修真養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踏歌”:
踏歌藍採和
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
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
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
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
金銀宮闕高嵯峨
在乞討時人們給他錢幣,他就把錢幣用長繩串起來,拖在地上走,散落到地上也不管不問。如果見到貧窮的人,他就會拿去救濟別人,但更多時候是買酒喝。
藍採和一生遊歷天下,走了很多地方。有人自小就看到藍採和,等他們都年老後,卻見採和還是那麼年輕。後來藍採和遊玩到濠樑,醉臥於酒樓中,這時聽見有雲鶴笙蕭之聲,藍採和忽然輕輕地升起,飄向雲中,將身上的衣衫腰帶脫下,然後冉冉而去。
(資料來源:《續仙傳》)
何仙姑飛行侍母
何仙姑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仙,名瓊,永州零陵人。相傳神誕之日為四月初十日。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後又夢見神人教餌雲母粉,遂誓不嫁,往來山谷,輕身飛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侍母,後屍解仙去。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而多傳說她為何氏女,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何仙姑是廣州增城縣的一位叫何泰的女兒。她出生時頭頂上有六根頭髮。唐代武后時,她住在雲母溪。十四 、五歲時,她在夢中遇一神仙,神仙告訴她:“食用雲母粉,你可以輕身並長生不老。”黎明醒來,回憶夢中之事,她暗自思忖:“神人不會欺騙我吧。”於是她開始吃雲母粉,發現吃了它,果然輕身。
因她已到出嫁的年齡,她母親想為她擇婿。她堅決拒絕,立誓不嫁,母親也就此作罷。後來,她在溪邊遇見鐵拐李和藍採和,他們授她成仙的秘訣。她常常往來於山谷之間,行走如飛,每天朝去暮回,並攜帶山果而歸,送給母親。母親問其故,她只說去名山仙境,與女仙們談論修道的事。
她後來長大成人,常談論一些特異非常的事情。此事傳到武后那裡,下詔讓其入宮。當她和使臣行至途中時,何仙姑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使臣四處尋覓,也未找見其人。
唐中宗景龍年間,在鐵拐李的帶引之下,她白日升仙而去。唐玄宗天寶九年,有人在麻姑壇看見她站在五色雲中。唐代宗大歷年間,人見其於廣州小石樓,刺史高皇目擊此事,並上報朝廷。
宋代的曾敏行在《獨醒雜誌》中記載:狄青早年在爭南儂時路過永州,聽說何仙姑能預知吉凶,便特地去詢問戰爭的結果。何仙姑說:“公不必見賊,賊敗且走。”開始狄青不信,後來宋軍先鋒與南儂智高的兵交戰,幾個回合下來,智高戰敗並逃入大理國。
呂洞賓黃粱一夢
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進士、當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大夢。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
呂洞賓得漢鐘離上真秘訣,火龍真人又授與他劍法,於是他在江淮一帶遊歷。當時常有蛟精出沒淮水,有時蛟精使妖法下雷雨,導致洪災淹沒民房;有時蛟精乘風鼓浪,摧毀來來往往的客船;有時蛟精變化為人,淫亂良家女子,被摧殘的女子即多病而死。百姓苦不堪言。官府想盡計策驅逐蛟精,都不能成功。萬般無奈,官府只好出榜,希望有異人能降服蛟精。
呂洞賓剛好遊歷到此,自告奮勇地對府縣說:“我能除此蛟精,你們不用擔憂。”府縣大喜,即刻請呂洞賓行法除妖。只見呂洞賓拔劍揮舞,大喝一聲,往水中一擲,須臾之間,淮水血紅一片,一大蛟浮在了水面上。其劍自行躍入鞘中,圍觀的大眾驚異不已,問他是誰。呂洞賓答道:“我是一個道人而已。”府縣欲以金帛酬謝於他,他謝絕而去。從此以後江淮間一片太平。
呂洞賓斬蛟之後,遊歷到漢陽,他或者在街上行布施,或者在鄉村遊玩。心想如果遇到心正好善的人就去救度他,然而,整個縣城沒有一人具有這樣的條件。當地有一家辛氏開的酒館,呂洞賓就去那兒開懷大飲,卻不付一文錢。辛氏也從不向他索要。日復一日,飲了將近半年,而辛氏始終不向他索錢。一天呂洞賓又去飲酒,他對主人說:“我負了你那麼多酒債,一直未能償還。”就叫主人取來桔皮,在牆壁上畫了一隻仙鶴。並說:“只要有客人到此飲酒,你就呼叫這只仙鶴,它自己會翩翩起舞,我以此來報達你,數年之內,你就可以變得富有。”主人留他繼續飲酒,他竟然離別而去。後來只要有人來此酒館飲酒,就呼仙鶴,仙鶴果然從牆壁上飛下來,跳舞萬狀,跳完好又回到壁上,人人稱奇,於是遠近的人都來觀賞,酒館裡坐無虛席,不到數年,辛氏果然大富。
一天呂洞賓又回來了。主人一見他,就連忙拜謝他,並請呂洞賓大飲。呂洞賓問他:“來的人多嗎?”主人說:“富足有餘。”呂洞賓於是三弄其笛,那鶴自壁上飛至呂洞賓面前,呂洞賓跨上仙鶴乘空而去。主人神異此事,在跨鶴之處,建築一樓,稱之黃鶴樓,以紀念呂洞賓乘鶴而去。後來有人在此樓上題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 資料來源:《東遊記》)
奉祀
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加上八仙所持的板、扇、拐、劍、葫蘆、拂塵和花籃等均為民間常用之物,因此八仙和道教信徒以及民眾生活十分接近。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挑、李鐵拐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常出現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明清以來八仙靈跡流傳廣泛,深入人心。道教宮觀多建有供奉八仙的殿堂,西安還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殿供奉八仙。每逢新春和朔望之日,以及八仙神誕之日,道教徒和民眾到八仙殿堂奉祀,以祈健康平安、萬事如意。
八仙的傳說
八仙赴西王母蟠桃壽宴
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八仙的故事,而“八仙慶壽”與“八仙過海”的故事更廣為人知。“八仙慶壽”的故事常常出現在繪畫、瓷器、雕塑等民間工藝和民間戲曲裏,為大眾所喜愛,是民間祝壽必不可少的主題。
西王母壽誕在即,八仙商量如何給王母祝壽,張果老提議向太上老君去求字。八仙遂駕祥雲來到了太上老君家中。聽完八仙的請求,太上老君欣然動筆,以《千秋歲》為調作詞一首:昆侖日暖,閬苑風光好。玉樓醉,玄女傅朱顏,頓覺烏雲曉,增纖巧; 人在也,榮華南極祥光繞。位比東王老,曆萬劫而不朽,瑤池台上司陰教。鈞天諸品,就贊乾坤自悠久;今朝海鶴添籌,莫惜金樽倒。 八仙讀完,稱讚不止,告別老君,駕雲回府。八仙以天孫之綿為軸,編星星為字,剪雲霞為彩,量好王母宅宇的尺寸,製作了一幅賀壽雲軸。王母壽誕日,八仙持著賀壽雲軸,駕著祥雲,盛裝去給王母慶壽。
天上諸佛、玉皇、諸神、諸仙,都來賀壽,賓客滿庭,大開筵宴。忽然仙童來報“八洞神仙來賀壽。”王母命仙童將八仙引入座席。寒喧完畢,八仙送上賀壽雲軸。王母命將雲軸張掛起來,只見雲霞燦爛,光輝滿堂, 賀詞韻味雋永。而且雲軸的尺寸恰合王母庭宇。王母大喜,邀請眾仙同游閬苑。只見園中奇花盛開,異卉叢生,珍禽繞客飛鳴,靈獸盤舞歡迎,蟠桃紅熟,青鳥相鳴。處處有異香隨擁,步步有仙樂相從。千奇萬異,難以盡述。又見台殿迴旋屈曲,直抵九層。上窺無極之天,下看四方之地。令人目不暇接。正如古詩所謂: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有田俱種玉,無地不栽花。
王母又在瑤池之上設宴,與眾仙對酌。筵中擺列有交梨火棗,玉液瓊漿,胡麻紫芝。珍奇美味,應有盡有。席間,董雙成吹雲和之笛,王子彈八琅之璈,許飛瓊鼓太虛之簧,安法其歌妙初之曲。四人更是唱和疊和,果然是鈞天廣樂,餘韻悠揚。八仙聽得心曠神怡,受其鼓舞。藍采和持觴至王母前拜夀。王母說:“久聞賢弟,善能踏歌,今日正當行樂之會,何不為我一試。”采和說:“只怕我的歌難和這些陽春白雪。”王母說:“各有各的意思,不必過謙。” 於是采和來到庭前,扣衣盤舞,俯仰紆徐,手執雲陽板,顛狂跳躍。舞罷,采和大踏步歌道:演出到此結束。眾仙大笑。王母說:“在我的戲臣中還沒有你這樣的表演的。”眾仙又推舉湘子唱道情一曲,湘子離席吹蕭助興,蕭音奇絕。王母贊道:“此曲逼真仙景。”於是命安法其記下樂曲。
有仙童捧三千年一結果的蟠桃來到席間,王母命眾仙各食二枚。壽宴完畢,張果老率眾仙辭謝過王母,飄飄然赴龍華仙會而去。
吳元泰《東遊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在給西王母拜壽完畢,辭行之時,忽然望見東海白浪滔天,風濤拍岸,浩浩蕩蕩,無涯無際。洞賓說:"久聞東海廣闊,其中海市蜃樓時有時出,不如今日我們乘興東遊,暢觀其景怎麼樣?"鐵拐說:"好啊。"果老說:"今日我醉了,還是另擇日子吧。"鐘離說:"人不易齊,興不易起,況且龍華會就在附近,從此處游過去,即赴了龍華會,又回家了,豈不一舉兩得?"眾人皆稱好。於是八仙辭別王母及眾仙,飄飄東遊而去。
鐵拐李第一個過海。只見他把手中的拐杖拋入東海,拐杖象一葉小舟,浮在水面上,鐵拐李自立其上,乘風逐浪到達了對岸。緊接著鐘離將拂塵投入水中,站在拂塵上,穩穩當當地渡過了東海。輪到果老時,只見他不緊不慢地將他的紙疊驢投入海中,張果老倒騎在驢背上,向眾仙揮揮手,一會兒就到了對岸。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遊到了對岸。隨後,洞賓以蕭管,湘子以花籃,採和以大拍板,國舅以玉板投入海中,各自借助寶物大顯神通,游過東海。
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衝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纔停戰。
民間常見八仙圖
八仙彩
台灣民間事事講求吉祥如意,凡新居落成、結婚喜宴、新年,多會在家門口的門楣上懸掛八仙彩(一作八仙綵),增添喜氣、祈求吉利。「彩」和「財」諧音,掛八仙彩也寓意求取財利。八仙彩也有化煞的效果,如果自家大門對上鄰居的大門,主多口角,將八仙彩掛上,即可化解。
台灣的廟宇,大門上(門楣)多掛八仙彩,或以彩繪方式將八仙繪製在門楣上。惟晚近新建或修建的廟宇,前檐牆面多為石材結構,因此八仙大多被鐫刻在門楣上,取代了傳統的彩繪作法。有時,繞境的神轎也會用八仙彩圍起來。有人以為,圍八仙彩是為了防止轎內的瘟疫、邪氣外洩至人間;也有人以為,轎內的神像金身有其一定的歷史及尊貴性,圍上八仙彩,讓那些「有心之人」無法打金身的主意,也能避免信眾直接目擊「神容」;也有人以為,圍八仙彩是避免神威傷到無形界的「無辜」靈體!
八仙彩常以代表喜氣和熱鬧的紅色錦布為底,上以各色絲線繡上神明形象。台灣的八仙彩傳襲「潮繡」,大量使用金、銀蔥線,使作品產生金碧輝煌、金玉滿堂的視覺效果,並在人物、鳥獸、文字之下鋪以棉線或棉花,將之墊高,形成具有浮雕層次感的「高繡」風格,懸掛起來,讓人感覺吉慶有餘、風光體面。除了八仙之外,通常,在八仙彩中間還會有一尊騎仙鶴的「南極仙翁」,象徵八仙拱壽。近年來,廟宇作醮多會提供像紅布條一樣、印製的八仙彩給信眾。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編者. 八仙[G/OL]. 維基百科,, 2006年03月24日12:55 [2006年03月25日08:02].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B%E4%BB%99&oldid=1686590.
道教文化資料庫:得道仙真 - 八仙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大紀元文化網:張果老的傳說
大紀元文化網:藍採和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因夢成仙的何仙姑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曹國舅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呂洞賓和黃鶴樓
陳錦昌-八仙在民間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擁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一般稱為《東遊記》),才正式定型為漢鍾離(或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
劉海(或作劉海蟾)雖然現在不在八仙當中,但在許多地區仍位於八仙之列。明《列仙全傳》用劉海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代替漢鍾離的,而台灣亦有用劉海替代藍采和。八仙的個別介紹
髽髻道人漢鍾離
原複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谷子,又號正陽子。全真道派尊其為「正陽祖師」,「北五祖」之一。鍾離權神誕之日為四月十五日。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生下後不哭不食,第七日躍然而起曰:身遊紫府,名書玉京。及長,為諫議大夫,奉詔北征失利,軍士盡散。鍾離權獨騎奔谷迷道,路遇王玄甫授以長生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等。後入華山、入崆峒山,見老君,賜號雲房。唐時,度化呂純陽後,應詔昇天,被封為太極左宮真人。鍾離權與呂洞賓間有關神仙之道的問答,有《鍾呂傳道集》傳世。宋欽宗靖康初封為正陽真人。元至元六年(1269年)又褒贈正陽開悟傳道真君。鍾離權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後人破讀為「漢鍾離」。鍾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張果老倒騎毛驢
姓張,名果,唐代道士。曾隱於中條山修道。自稱生於堯時,渾忘甲子。相傳神誕之日為十一月二十三日。張果老常騎白驢,日行數萬里。歇則疊驢,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之中。乘則以水噀之,復成白驢。唐太宗、高宗均曾徵召於他,均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賜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
張果老經常騎著一頭白驢,一天能走幾萬里。休息的時候就把驢疊起來,薄得像紙一樣,放到衣箱中。要騎的時候就用水噴一下,牠就又變成活驢了。
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派通事舍人裴晤騎馬到恒州迎張果入朝,張果老竟然當著裴晤的面氣絕而死。於是裴晤焚香請他活過來,向他述說天子求道的誠意;不多時他就醒了。裴晤不敢勉強他,便馳馬向皇上報告。皇上讓中書舍人徐嶠帶著蓋有皇帝玉璽圖章的信去迎接他。
張果老擅長胎息術,可以累日不吃東西。吃飯的時候只喝美酒,服三黃丸。唐玄宗把他留在內殿,賜他美酒,他推辭說自己連二升也喝不了,但他說他有一個能喝一斗的弟子。唐玄宗聽了之後很高興,叫人把這個弟子召來。不一會兒,一個小道士從大殿的屋檐上躍下,年紀約僅十六七歲,容貌俊美,氣質淡雅,上前來拜謁皇上。小道士言詞清爽,很有禮貌;唐玄宗賜他坐,張果老說:「這弟子常常侍立在我的身邊,不宜賜他座位。」唐玄宗愈看愈喜歡這位小道士,就賜酒給他。小道士足足喝了一斗也沒有推辭,張果老就說:「不能再賜了,喝多了會出醜的,那時就讓皇上見笑了。」但唐玄宗仍硬逼小道士喝,酒突然從小道士的頭頂上湧出來;他的帽子掉到了地上,變成了一個酒罈子蓋兒。唐玄宗和嬪妃侍者看了既吃驚又好笑。而小道士早已不見蹤影,只見一個金色酒罈子扣在地上;它的容量剛好是一斗。
~出自《明皇雜錄》、《宣室志》、《續神仙傳》
韓湘子藍關度叔
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韓湘神誕之日為十一月初九日。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後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鐵拐李借屍還魂
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神誕之日為七月初十日。《混元仙派圖》稱其為呂洞賓的弟子。傳稱李凝陽應太上老君與宛丘先生之約,魂游華山。臨行,囑咐其徒守魄(軀殼)七日。無奈其徒之母突然急病而欲速歸,遂於第六日化師之魄。李凝陽游魂於第七日回歸時,無魄可依,即附於一餓殍之屍而起,故其形醜陋而跛右腳。後封為東華齊陽啟元帝君。
曹國舅隱居山巖
曹國舅為八仙之一,名佾,亦作景休。《宋史》稱他為慈聖光獻太后之弟,故稱國舅。曹國舅所持法器為玉板。
其弟曹二,自恃為帝室的親戚,逞強行惡,搶奪百姓的田地據為己有,霸佔別人的子女供其享用。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門。國舅自始至終竭力規勸他,都不能使其改過自新,最後竟被其視為仇人。國舅說:“天下之理,積善者昌,積惡者亡,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積陰功,才有今日之富貴。如今我弟積惡至極,雖然明裡他能逃脫刑典的制裁,但暗裡卻難逃天法。如果一旦禍起,家破身亡,到那時想牽只黃狗出東門,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恥辱又害怕真的會發生此事。”
於是他散盡家財,周濟貧苦之人。最後,他辭別家人和朋友,身著道服,隱跡於山岩,修心煉性。 數年之後,他已達到心與道合、形隨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漢鐘離和呂洞賓遊至他修道之處,問他:“你閑居時修養什麼。”國舅答:“其他的無所作為,只修道而已。”二仙問:“道在哪裡?”國舅指著天。二仙問:“天又在哪裡?”國舅指著心。鐘離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經洞悟道之真義了。”於是授他《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漢鐘離、呂洞賓引入仙班。
藍采和歌板行乞
唐代的隱逸。據《續仙傳》、《太平廣記》稱,藍采和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餘,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後得鍾離權之度化,乘雲而去。
藍採和思維敏捷、機智幽默,雖然表現出一副癲狂的樣子,但言語充滿了智慧,人們向他提問,他往往隨口答來,話語幽默,讓人忍俊不止。他唱的歌詞很多,其意思都是如何修真養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踏歌”:
踏歌藍採和
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
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
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
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
金銀宮闕高嵯峨
在乞討時人們給他錢幣,他就把錢幣用長繩串起來,拖在地上走,散落到地上也不管不問。如果見到貧窮的人,他就會拿去救濟別人,但更多時候是買酒喝。
藍採和一生遊歷天下,走了很多地方。有人自小就看到藍採和,等他們都年老後,卻見採和還是那麼年輕。後來藍採和遊玩到濠樑,醉臥於酒樓中,這時聽見有雲鶴笙蕭之聲,藍採和忽然輕輕地升起,飄向雲中,將身上的衣衫腰帶脫下,然後冉冉而去。
(資料來源:《續仙傳》)
何仙姑飛行侍母
何仙姑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仙,名瓊,永州零陵人。相傳神誕之日為四月初十日。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後又夢見神人教餌雲母粉,遂誓不嫁,往來山谷,輕身飛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侍母,後屍解仙去。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而多傳說她為何氏女,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何仙姑是廣州增城縣的一位叫何泰的女兒。她出生時頭頂上有六根頭髮。唐代武后時,她住在雲母溪。十四 、五歲時,她在夢中遇一神仙,神仙告訴她:“食用雲母粉,你可以輕身並長生不老。”黎明醒來,回憶夢中之事,她暗自思忖:“神人不會欺騙我吧。”於是她開始吃雲母粉,發現吃了它,果然輕身。
因她已到出嫁的年齡,她母親想為她擇婿。她堅決拒絕,立誓不嫁,母親也就此作罷。後來,她在溪邊遇見鐵拐李和藍採和,他們授她成仙的秘訣。她常常往來於山谷之間,行走如飛,每天朝去暮回,並攜帶山果而歸,送給母親。母親問其故,她只說去名山仙境,與女仙們談論修道的事。
她後來長大成人,常談論一些特異非常的事情。此事傳到武后那裡,下詔讓其入宮。當她和使臣行至途中時,何仙姑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使臣四處尋覓,也未找見其人。
唐中宗景龍年間,在鐵拐李的帶引之下,她白日升仙而去。唐玄宗天寶九年,有人在麻姑壇看見她站在五色雲中。唐代宗大歷年間,人見其於廣州小石樓,刺史高皇目擊此事,並上報朝廷。
宋代的曾敏行在《獨醒雜誌》中記載:狄青早年在爭南儂時路過永州,聽說何仙姑能預知吉凶,便特地去詢問戰爭的結果。何仙姑說:“公不必見賊,賊敗且走。”開始狄青不信,後來宋軍先鋒與南儂智高的兵交戰,幾個回合下來,智高戰敗並逃入大理國。
呂洞賓黃粱一夢
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進士、當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大夢。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
呂洞賓得漢鐘離上真秘訣,火龍真人又授與他劍法,於是他在江淮一帶遊歷。當時常有蛟精出沒淮水,有時蛟精使妖法下雷雨,導致洪災淹沒民房;有時蛟精乘風鼓浪,摧毀來來往往的客船;有時蛟精變化為人,淫亂良家女子,被摧殘的女子即多病而死。百姓苦不堪言。官府想盡計策驅逐蛟精,都不能成功。萬般無奈,官府只好出榜,希望有異人能降服蛟精。
呂洞賓剛好遊歷到此,自告奮勇地對府縣說:“我能除此蛟精,你們不用擔憂。”府縣大喜,即刻請呂洞賓行法除妖。只見呂洞賓拔劍揮舞,大喝一聲,往水中一擲,須臾之間,淮水血紅一片,一大蛟浮在了水面上。其劍自行躍入鞘中,圍觀的大眾驚異不已,問他是誰。呂洞賓答道:“我是一個道人而已。”府縣欲以金帛酬謝於他,他謝絕而去。從此以後江淮間一片太平。
呂洞賓斬蛟之後,遊歷到漢陽,他或者在街上行布施,或者在鄉村遊玩。心想如果遇到心正好善的人就去救度他,然而,整個縣城沒有一人具有這樣的條件。當地有一家辛氏開的酒館,呂洞賓就去那兒開懷大飲,卻不付一文錢。辛氏也從不向他索要。日復一日,飲了將近半年,而辛氏始終不向他索錢。一天呂洞賓又去飲酒,他對主人說:“我負了你那麼多酒債,一直未能償還。”就叫主人取來桔皮,在牆壁上畫了一隻仙鶴。並說:“只要有客人到此飲酒,你就呼叫這只仙鶴,它自己會翩翩起舞,我以此來報達你,數年之內,你就可以變得富有。”主人留他繼續飲酒,他竟然離別而去。後來只要有人來此酒館飲酒,就呼仙鶴,仙鶴果然從牆壁上飛下來,跳舞萬狀,跳完好又回到壁上,人人稱奇,於是遠近的人都來觀賞,酒館裡坐無虛席,不到數年,辛氏果然大富。
一天呂洞賓又回來了。主人一見他,就連忙拜謝他,並請呂洞賓大飲。呂洞賓問他:“來的人多嗎?”主人說:“富足有餘。”呂洞賓於是三弄其笛,那鶴自壁上飛至呂洞賓面前,呂洞賓跨上仙鶴乘空而去。主人神異此事,在跨鶴之處,建築一樓,稱之黃鶴樓,以紀念呂洞賓乘鶴而去。後來有人在此樓上題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 資料來源:《東遊記》)
奉祀
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加上八仙所持的板、扇、拐、劍、葫蘆、拂塵和花籃等均為民間常用之物,因此八仙和道教信徒以及民眾生活十分接近。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挑、李鐵拐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常出現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明清以來八仙靈跡流傳廣泛,深入人心。道教宮觀多建有供奉八仙的殿堂,西安還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殿供奉八仙。每逢新春和朔望之日,以及八仙神誕之日,道教徒和民眾到八仙殿堂奉祀,以祈健康平安、萬事如意。
八仙的傳說
八仙赴西王母蟠桃壽宴
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八仙的故事,而“八仙慶壽”與“八仙過海”的故事更廣為人知。“八仙慶壽”的故事常常出現在繪畫、瓷器、雕塑等民間工藝和民間戲曲裏,為大眾所喜愛,是民間祝壽必不可少的主題。
西王母壽誕在即,八仙商量如何給王母祝壽,張果老提議向太上老君去求字。八仙遂駕祥雲來到了太上老君家中。聽完八仙的請求,太上老君欣然動筆,以《千秋歲》為調作詞一首:昆侖日暖,閬苑風光好。玉樓醉,玄女傅朱顏,頓覺烏雲曉,增纖巧; 人在也,榮華南極祥光繞。位比東王老,曆萬劫而不朽,瑤池台上司陰教。鈞天諸品,就贊乾坤自悠久;今朝海鶴添籌,莫惜金樽倒。 八仙讀完,稱讚不止,告別老君,駕雲回府。八仙以天孫之綿為軸,編星星為字,剪雲霞為彩,量好王母宅宇的尺寸,製作了一幅賀壽雲軸。王母壽誕日,八仙持著賀壽雲軸,駕著祥雲,盛裝去給王母慶壽。
天上諸佛、玉皇、諸神、諸仙,都來賀壽,賓客滿庭,大開筵宴。忽然仙童來報“八洞神仙來賀壽。”王母命仙童將八仙引入座席。寒喧完畢,八仙送上賀壽雲軸。王母命將雲軸張掛起來,只見雲霞燦爛,光輝滿堂, 賀詞韻味雋永。而且雲軸的尺寸恰合王母庭宇。王母大喜,邀請眾仙同游閬苑。只見園中奇花盛開,異卉叢生,珍禽繞客飛鳴,靈獸盤舞歡迎,蟠桃紅熟,青鳥相鳴。處處有異香隨擁,步步有仙樂相從。千奇萬異,難以盡述。又見台殿迴旋屈曲,直抵九層。上窺無極之天,下看四方之地。令人目不暇接。正如古詩所謂: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有田俱種玉,無地不栽花。
王母又在瑤池之上設宴,與眾仙對酌。筵中擺列有交梨火棗,玉液瓊漿,胡麻紫芝。珍奇美味,應有盡有。席間,董雙成吹雲和之笛,王子彈八琅之璈,許飛瓊鼓太虛之簧,安法其歌妙初之曲。四人更是唱和疊和,果然是鈞天廣樂,餘韻悠揚。八仙聽得心曠神怡,受其鼓舞。藍采和持觴至王母前拜夀。王母說:“久聞賢弟,善能踏歌,今日正當行樂之會,何不為我一試。”采和說:“只怕我的歌難和這些陽春白雪。”王母說:“各有各的意思,不必過謙。” 於是采和來到庭前,扣衣盤舞,俯仰紆徐,手執雲陽板,顛狂跳躍。舞罷,采和大踏步歌道:演出到此結束。眾仙大笑。王母說:“在我的戲臣中還沒有你這樣的表演的。”眾仙又推舉湘子唱道情一曲,湘子離席吹蕭助興,蕭音奇絕。王母贊道:“此曲逼真仙景。”於是命安法其記下樂曲。
有仙童捧三千年一結果的蟠桃來到席間,王母命眾仙各食二枚。壽宴完畢,張果老率眾仙辭謝過王母,飄飄然赴龍華仙會而去。
吳元泰《東遊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在給西王母拜壽完畢,辭行之時,忽然望見東海白浪滔天,風濤拍岸,浩浩蕩蕩,無涯無際。洞賓說:"久聞東海廣闊,其中海市蜃樓時有時出,不如今日我們乘興東遊,暢觀其景怎麼樣?"鐵拐說:"好啊。"果老說:"今日我醉了,還是另擇日子吧。"鐘離說:"人不易齊,興不易起,況且龍華會就在附近,從此處游過去,即赴了龍華會,又回家了,豈不一舉兩得?"眾人皆稱好。於是八仙辭別王母及眾仙,飄飄東遊而去。
鐵拐李第一個過海。只見他把手中的拐杖拋入東海,拐杖象一葉小舟,浮在水面上,鐵拐李自立其上,乘風逐浪到達了對岸。緊接著鐘離將拂塵投入水中,站在拂塵上,穩穩當當地渡過了東海。輪到果老時,只見他不緊不慢地將他的紙疊驢投入海中,張果老倒騎在驢背上,向眾仙揮揮手,一會兒就到了對岸。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遊到了對岸。隨後,洞賓以蕭管,湘子以花籃,採和以大拍板,國舅以玉板投入海中,各自借助寶物大顯神通,游過東海。
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衝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纔停戰。
民間常見八仙圖
八仙彩
台灣民間事事講求吉祥如意,凡新居落成、結婚喜宴、新年,多會在家門口的門楣上懸掛八仙彩(一作八仙綵),增添喜氣、祈求吉利。「彩」和「財」諧音,掛八仙彩也寓意求取財利。八仙彩也有化煞的效果,如果自家大門對上鄰居的大門,主多口角,將八仙彩掛上,即可化解。
台灣的廟宇,大門上(門楣)多掛八仙彩,或以彩繪方式將八仙繪製在門楣上。惟晚近新建或修建的廟宇,前檐牆面多為石材結構,因此八仙大多被鐫刻在門楣上,取代了傳統的彩繪作法。有時,繞境的神轎也會用八仙彩圍起來。有人以為,圍八仙彩是為了防止轎內的瘟疫、邪氣外洩至人間;也有人以為,轎內的神像金身有其一定的歷史及尊貴性,圍上八仙彩,讓那些「有心之人」無法打金身的主意,也能避免信眾直接目擊「神容」;也有人以為,圍八仙彩是避免神威傷到無形界的「無辜」靈體!
八仙彩常以代表喜氣和熱鬧的紅色錦布為底,上以各色絲線繡上神明形象。台灣的八仙彩傳襲「潮繡」,大量使用金、銀蔥線,使作品產生金碧輝煌、金玉滿堂的視覺效果,並在人物、鳥獸、文字之下鋪以棉線或棉花,將之墊高,形成具有浮雕層次感的「高繡」風格,懸掛起來,讓人感覺吉慶有餘、風光體面。除了八仙之外,通常,在八仙彩中間還會有一尊騎仙鶴的「南極仙翁」,象徵八仙拱壽。近年來,廟宇作醮多會提供像紅布條一樣、印製的八仙彩給信眾。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編者. 八仙[G/OL]. 維基百科,, 2006年03月24日12:55 [2006年03月25日08:02].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B%E4%BB%99&oldid=1686590.
道教文化資料庫:得道仙真 - 八仙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大紀元文化網:張果老的傳說
大紀元文化網:藍採和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因夢成仙的何仙姑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曹國舅
大紀元文化網:八仙的傳說-呂洞賓和黃鶴樓
陳錦昌-八仙在民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