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6/22


【本報鹿港訊】「我收藏一個百年獅頭,如果不趕快再做個同型的獅頭,等它壞了,以後的子孫就看不到百年獅頭的樣貌。」彰化縣鹿港鎮獅頭工藝家施竣雄最近想將這個百年獅頭仿製,他感概地說,隨著老師傅凋零,許多武術館、寺廟的各式特色獅頭可能會失傳,他希望仿做後,使獅頭不要失傳。

五十二歲的施竣雄從小跟著父親施炳做獅頭,他強調,以前獅頭流派之分很明顯,不同流派只做自己的獅頭,認為自家獅頭最好,據他研究,全台獅頭樣式至少二十、三十種,而且獅頭形體差異性非常大,例如台南的「畚箕獅」樣子就像畚箕,台南的宋江獅臉部較平、雲林振興社火焰獅的獅頭上方有火焰圖樣,但隨著老師傅凋零,各流派獅頭如果沒有傳人,也可能失傳。

施竣雄珍藏了二十多年的百年大獅頭,是集英館派別的獅頭,特色是凸額頭、固定的大耳朵、代表獅王的紅鼻獅,由於形體比例非常漂亮,顯得威嚴而不兇惡。由於百年獅頭的部分材質已剝落,施竣雄平日也只是小心翼翼的放著,不太敢碰。

「製作不同形式的獅頭,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施竣雄表示,獅頭的作法是先開土模後,再以漿糊把牛皮紙糊上一層,再糊上一層布,這樣反覆至少糊上十二層,等乾了脫模後再彩繪 上色,他強調,塑形土模難度很高,因為要做出不同樣貌的獅頭,得掌握好獅頭的特色及比例。

傳承百年鑿刻術 作品遍全台

【本報玉里訊】五十七歲的花蓮縣玉里鎮民陳榮裕,是花東唯一秉持古法打石仔的師傅,專門替廟宇打造龍柱、石獅的他,堅持用鑿子、扁鑿等,一敲一鑿將原石鑿刻,和現存許多廟宇慣用大陸模組化石雕相比,純手工的技藝更能凸顯傳統工藝之美。

被當地人稱為「打石仔仙」的陳榮裕,他的曾曾祖父在大陸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從事石雕工作,由於惠安縣塔堀以打石仔聞名,村莊內都是打石仔行業,曾祖父一百多年前來台定居桃園中壢,直到祖父陳中和那一代才搬來花蓮玉里鎮。

在玉里定居後,家族曾先後替百年廟宇玉里協天宮打鑿龍柱、石獅,廟裡三對龍柱、四對石獅,有兩對是祖父陳中和打鑿,其餘皆出自父親陳智仁的手工,自己也有參與。

此外,全台聞名的三峽祖師廟、萬華龍山寺,以及高雄縣旗山城隍廟、內門紫竹寺、花蓮慈惠堂總堂、瑞穗鄉青蓮寺、東里玉蓮寺及邱家古厝等,都可見陳家傳承一百一十年的打石工藝。

陳榮裕國中畢業跟隨父親學習打石仔,雖沒念多少書,但從小父親嚴格要求以筆墨練習描繪圖案、書法,希望能將傳統忠孝節義及神話故事的精髓完整呈現,再運用精湛打石技術,把平面化成立體石雕。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99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