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捍衛台北縣新莊樂生療養院免於被拆遷,「全台鬥陣挺樂生」大遊行今天下午在中正紀念堂集會後遊行。樂生保留自救會指出,遊行活動不只是為了捍衛樂生院民的弱勢人權,也是為了給台灣一個更好的公民社會。「今天如果不為弱勢團體站出來發聲,明天就可能是自己被迫害」。
公告
- Apr 16 Mon 2007 16:14
樂生「網聚」激盪新社運火花
- Apr 16 Mon 2007 16:07
6千人鬥陣挺樂生
來自人權、環保、宗教等各界聲援群眾,昨下午聚集在中正紀念堂,高喊「挺樂生、去污名、樂生捷運雙贏」口號,現場並演出「痲瘋女」 行動劇,諷刺政府數十年來對樂生院民的人權侵害。院民藍彩雲當場紅著眼眶說:「這幾十年來被綁手綁腳的痛苦,真的不是一句話就能形容,希望政府能看到我們 的痛苦,讓我們能安靜地度過晚年!」
百人六步一跪苦行
到場聲援的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夏鑄九也說,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不會強制拆遷樂生,但沒公文下來,地方政府也不敢做主。
- Apr 16 Mon 2007 16:04
六步一跪 e世代「苦行」挺樂生
|
||
|
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已宣布樂生療養院暫緩兩個月拆除,但以青年學生為主力的「全台鬥陣挺樂生四一五大遊行」,昨天下午仍號召了數千人走上街頭,表達對社會弱勢與台灣土地的關懷。
主辦的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表示,雖然蘇貞昌說樂生應朝保留百分之九十努力,但尚未使口頭承諾成為既定政策,捷運局也未擬定替代方案。
上百個橫跨全台的民間與學生團體,昨天在中正紀念堂集合。活動由蔡瑞月舞蹈社的行動劇「痲瘋女」拉開序幕,活動句點是民眾向樂生院民彎腰致歉,年邁的院民則報以溫暖的歌聲。活動到傍晚六點平和落幕。
主辦單位說,原本估計參加遊行人數約只六百至一千人左右,但許多社團、南部民眾主動加入,使得人數超過預期許多。
近百名學生組成的「苦行組」,由赤腳、拖著冒煙鐵桶前進的「受苦者」為前導,以六步一跪的方式走完全程。學生表示,想以「苦行」體會樂生院民曾經歷的痛苦。
- Apr 15 Sun 2007 19:45
415樂生大游行 高醫大學生北上聲援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十五日電)一群高雄醫學大學學生響應醫界串聯聲援樂生療養院原地保留﹐今天一早在學校搭車北上參加「415樂生大游行」。
高 醫樂生公車領隊高醫大思潮社長胡耿豪說﹐「415樂生大游行」全國醫學院學生串聯一氣﹐身為捍衛人類健康與幸福的高醫大醫學生﹐也不應缺席﹐他透過網路電 信郵件轉寄邀請﹑在校內張貼活動告示及在網路BBS站張貼活動告示﹐獲得學生熱烈回響﹐要不是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內讓步﹐允諾暫緩拆樂生療養院﹐否則參加 的學生應會更多。
他指出﹐適逢明天期中考登場﹐加上蘇揆政策讓步﹐許多原本報名參加的學生﹐紛紛打退堂鼓﹐但仍有三十名跨科系的報名學生﹐堅持北上以實際行動聲援搶救樂生療養院。
他又說﹐這項行動不僅與全國各醫學院學生串聯﹐他也與高高屏民間社團多有聯系﹐相信北上聲援的人不只是搭乘游覽車集體北上﹐應有不少自行前往的人。
一早高醫大教官前來送行﹐並叮嚀胡耿豪路上注意安全﹐教官強調﹐校方不會干涉學生北上聲援搶救樂生療養院游行活動。
另外﹐高高屏民間社團體串聯啟動的「樂生公車上臺北」行動﹐近一百人一早也分別由高雄市文化中心大門口及高雄市柴山會搭乘游覽車北上參加游行。
參與串聯團體包括﹐美濃愛鄉協進會﹑高雄市柴山會﹑橋仔頭文史協會﹑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等。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Taiwan/cna_2007_04_15_03_00_53_783.html
- Apr 15 Sun 2007 19:43
2400位醫師籲保留樂生:不可磨滅歷史犯罪現場
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釋放善意,延緩樂生療養院拆遷一、兩個月,不過樂生保留問題仍然引發各界關注,今天醫 界發表一份「2400位醫生連署,表達醫界支持保留樂生」的聲音,醫界代表指出,過去漢生病人被視為罪人,送進樂生療養院隔離一輩子,使得這裡已經變成一 個歷史犯罪現場,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和人權價值,所以醫界站出來挺樂生保留。(劉映蘭報導)
在415挺樂生大遊行前夕,包含醫師作家侯文詠、台灣史懷哲連加恩等超過2400位醫師和醫學院學生連署,共同支持保留樂生療養院,靜萱療養院院長蘇偉碩表示,樂生療養院是歷史錯誤的犯罪現場,必須要被保留下來反省,不應該拆遷。
台灣國際醫學聯盟秘書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黃嵩立也指出,不能為了捷運的便利性,犧牲樂生這群弱勢族群,並抹去歷史的記憶,「為了捷運的便利,抹除了記憶、文化的意義,我們剩下什麼?」
儘管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表達,以「保留樂生療養院90%為最高目標」,但支持樂生的醫界呼籲,希望蘇揆能謹守承諾,盡快行文相關單位保留樂生。
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436282
- Apr 15 Sun 2007 19:42
保存樂生 遊行訴求捍衛弱勢人權
|
||
|
- Apr 15 Sun 2007 19:39
迴龍樂生院民:16日就拆
|
||
樂生療養院保留政策一改再變,院民意見紛歧,台北縣長周錫瑋昨天分別傾聽雙方心聲。已搬遷住進迴龍醫院的院民李敏志說,少數人抗議,害他走出去被罵「狗怪」(閩南語,意指刁蠻);拒絕搬遷的院民則指責新莊市民怕漢生病會傳染,連他們的錢都不敢伸手去接。 |
- Apr 15 Sun 2007 19:36
護樂生 學生展現抗爭能量
- Apr 15 Sun 2007 19:35
樂生爭議怎樣解? 親民黨黨團:建議採用中山橋模式解決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樂生415遊行即將在明日舉行,而樂生的存廢則陷入了僵局,親民黨立院黨團今(14)日針對這項議題提出了建議,他們認為,行政院可以依照當年北市「中山橋」拆遷再還原的模式,套用再樂生院,達到雙贏的目標。
- Apr 15 Sun 2007 19:33
放樂生院一條生路--別讓我們的文明缺乏人性
Aaron
公共政策應該考慮到權利的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e of rights),所謂相互依存的原則是指所有人權是否都被照顧到,包括公民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或者社會的權利。這樣的概念延伸出現今世界人權運 動的兩大主流--公民與政治權(C/P Rights: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與經濟、社會與文化權(ESC Righ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這兩大權利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當人們沒有公民與政治權的保障,那些賴以維生的基本經濟、社會與文化權是難以伸張的。同樣地,如果一個社 會無法滿足人民食物、住所、教育, 醫療, 以及工作等基本生存所需。要求相對等的公民、政治權利也是空談。
- Apr 15 Sun 2007 19:31
樂生院拆不拆? 周錫瑋:蘇院長已成「變變變」!
十多位住在樂生新院區的院民也首度站出來,表達不同的心聲,他們說,這些年來一直受到政府非常好的照顧,沒有所謂人權被侵害與強迫搬遷的問題,也很滿意在 新院區的生活,比起舊院區享有更多更好的照顧。他們也一再強調,無意激化地方對立,只是坦誠講出內心感受,「不要當樂生的罪人」。
- Apr 15 Sun 2007 19:23
不拆樂生 北台灣政商利益真會大亂
http://pots.tw/node/1255
三月三 十一日周錫瑋帶頭的「拼捷運,要生存」六千人大遊行讓樂生運動每個人都洩氣了,施政滿意度最後一名的周胖子帶頭喊:「拆樂生!」縣長、利委蔡家福、市議員 黃林玲玲等人似乎站在民生的立場認為捷運延期使得新莊交通黑暗、捷運帶來新莊繁榮,遞交陳情書的新莊市長堂堂男人許炳崑竟也哭了…這票人可謂憂國憂民。其 實捷運通車人往地下走,地上交通仍需混亂數年。
- Apr 12 Thu 2007 21:55
面面俱到難! 蘇揆探視樂生院 市民嗆「沒捷運沒總統」
2007/04/12 20:12記者:記者顏瓊玉/台北報導
在陳水扁總統親口指示下,行政院長蘇貞昌終於在昨天晚上接見青年樂生聯盟等社會團體,更臨時決定在12日下午前往樂生療養院探望院民,再度向院民表示歉意;不過,卻在新莊市公所遭市民嗆聲「沒捷運,沒總統」,讓他很尷尬。
- Apr 12 Thu 2007 21:18
Museum資訊
多半是上課有提到的博物館、美術館…等
-
大阪海遊館(水族館)
-
大阪海洋博物館
-
日本SUNTORY(三多利)美術館
-
-
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
引述 :『亞洲文明博物館致力於呈現亞洲文化遺產。博物館的歷史展品分別陳列在座落於皇后坊與亞美尼亞街的兩棟建築物內。』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
引述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市政局於1962年在大會堂成立的「香港博物美術館」。1975年7月,「香港博物美術館」一分為二,分拆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博物館」。新成立的香港博物館初時租用尖沙咀星光行為館址,1983年遷往九龍公園臨時館址,1998年7月遷至尖沙咀漆咸道南現址。「香港博物館」由1998年4月1 日起,易名為「香港歷史博物館」。』
-
日本東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
日本清水港灣博物館
-
日本最大內陸湖博物館,由週邊64所學校合作研究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