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標題
2014 ASIA ANARCHY ALLIANCE亞細亞安那其連線,關渡美術館展出影片翻攝)

動盪不安的台灣、動盪不安的國際,2014年了,我們仍舊處在這樣的氛圍中。台灣人經歷了一連串從中央極權到「所謂民主」的洗禮,不只是政治環境的改變,大商業環境也面臨了失去了戰後的嬰兒潮、不再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包裝在「所謂民主」糖衣下政治商業情勢越顯詭詰,政府與人民間的鴻溝不斷加深而產生一連串的社會運動,逼迫這一輩的青壯年得開始面對相對於「所謂民主」到底什麼才是「真正民主」,以及政府與人民之間日益嚴重的分岐、國與國之間在受到襲捲而來的全球化運動後的所產生反撲-回歸在地化等議題,許多人也開始思考並試圖重新定義身份認同、國家定位的問題。

無標題
(2014 ASIA ANARCHY ALLIANCE亞細亞安那其連線,Jompet Kuswidananto "National Crowds",關渡美術館)

友人文章中提到了關於何時從國民黨將大中原概念移植到這小島上的教育文化氛圍中意識到自己是個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使我也開始思考自己又是何時有了這樣認知上的轉變。雖身為外省人第三代,但所謂「從飲食認識族群文化」,飲食也是保存文化的一個媒介,因此我們家一直處於一種在台灣但仍極接近山東人的生活模式。不僅如此,由於還有些親戚在山東及東北,自小與對岸便不陌生,卻沒很明確思考過自己到底屬於「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我認為用一個國家去代稱一個人種時,便是忽略了其中的文化與差異,因此到總是覺得自己是個「山東人」。這樣的認知在我開始跑台灣的傳統文化田野調查時更加強烈,原因在於當原本就受到一個文化影響極深,更能感受其它文化的不同,更加體會這些所謂的「台灣(漢人)傳統文化」是屬於在台灣閩、客家人的,不是我的。在這個時候,確時產生了些許身份認知的落差與徬徨。

無標題
(Kiss III(2003)梅丁衍,臺北市立美術館)

爾後,台灣史讀的多了,對於兩岸政府使用媒體壟斷、教育洗腦方式丟出來的內容開始有了辨識的能力,對於爭議的事件開始進行較為深入的閱讀,更明確的認知到「國」與「國家」的不同之處。兩岸之間有的是根本上的差異,我甚至認為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己不是同一種文法脈絡,因為背後的文化早己相去甚遠。至此,我是「山東裔台灣人」,這是與政黨政治無關的自我身份認同。

無標題

無標題
(哀敦砥悌(1996) 梅丁衍 ,臺北市立美術館)

梅丁衍於1996年的「哀敦砥悌」系列,點出台灣所面臨的身份認同問題犀利且精確,同時也見證了時至今日仍然無解的國際及兩岸關係問題。

關於「國際化」這件事,他從另一方面提出了一個確實、但我們很少會想到的點-
梅丁衍藉由台灣外交的處境,一方面質疑「禮儀之邦」的真諦,另一方面則提醒觀眾,所謂「國際化」的精神,應該先由落實與有邦交國家的文化交流做起。

除此之外,也讓我想到最近的兩篇文章「太多被扭曲的國際觀,或者說,去你的國際觀」「可憐的台灣人,只配擁有扭曲的國際觀」

兩個展覽看完,思考的是在「所謂的民主」之後,接著的「所謂的國際觀」。

延伸閱讀:
尋梅啟事 梅丁衍40「身分認同」追尋-http://n.yam.com/msn/arts/20140517/20140517299406.html
焦點:尋梅啟事 半部台灣近代史-http://artemperor.tw/focus/47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