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淺談舞獅]

舞獅是中國人傲於世界的文化遺產之一,在現代民俗遊藝中之『舞獅』是由漢代百戲中之(曼衍)等發展而來,舞獅文獻最早於唐朝,詩人白居易曾賦詩『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長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由此可證明舞獅在中國的歷史淵源。

文獻中最早有舞獅記載(舊唐書音樂志)(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謂五方獅子舞,獅子獸出於西南夷天竺獅子國,綴毛為獅,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獸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狀,五獅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舞以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像)這五方獅子舞被視為今日舞獅的雛型。新唐書禮樂志,作者歐陽修 曾補充(舞獅)如下:銅鈸二舞者四人設五方獅子高丈餘、飾以五色、每獅子有十二人劃衣持紅拂,首加紅襪,謂之(獅子郎)。一 場五方獅子舞,舞者六十人,歌者一百四十人,共二百人其場面壯觀多彩。

『舞獅』在中國人代代相傳經過不斷的創作,加入地域及民族特質演變至今『舞獅』技藝已有以下幾種:

一、大陸的南北獅:南獅(醒獅亦稱廣東獅)、北獅(北京獅)
二、台灣的南北獅:南獅(閉口獅亦稱青頭獅、館獅、客家獅)、北獅(開口獅亦稱敢仔獅、金獅)
[大陸南獅]

俗稱醒獅或廣東獅
其外形乃仿照於曾經出沒於當地的吉祥神獸「年獸」,由於其外形奇特眼大、嘴闊、頭頂又多出一角,曾有以獨角獸稱之後因其外形與獅子相似逐以瑞獅為名,但又因瑞與睡之廣東話發音相同逐改稱為「醒獅」至今。

[台灣北獅]

台灣獅可分為開口獅與閉口獅,在台灣南部與西螺一帶盛行的是開口獅(北獅)。其外型似於竹籠,額多突出,又稱「雞籠獅」。其舞法因不同地區、不同教練而有很大差異,但主要還是以教練的門派、教法為依據,內容為:分大小門、瞌獅、睡獅、滾獅、咬腳蝨、咬背蝨、咬股蝨、打四門、踏七星、踩八卦空中舞獅、吐聯、參神、兩儀、迷獅。

[廣東獅與台灣獅的比較]

臺灣獅與廣東醒獅有截然不同的造型、舞法、配樂與背景,說明如下:
1.在造型上:醒獅獅頭有一古獨角,稱「髻」,台灣獅則無。醒獅獅頭為全圓體,華麗花俏;台灣獅頭僅半圓體、面貌威猛,頭頂大多畫八卦圓形,又稱「八卦獅」。

2.在舞法上:醒獅以特技高椿表演為主,生動花俏。台灣獅則以地面上的手法腳法為主,武術的成份重,較威猛。醒獅頭尾兩人一樣吃重,乃合力表演;台灣獅則以獅頭為主,獅尾僅陪襯而己。

3.在配樂上:台灣獅節奏簡單,粗獷有力;醒獅節奏則較輕快花俏。

4.在背景上:醒獅於光復後,漸傳入台灣,慢慢才流行;台灣獅在明清時已隨漢人移民傳入台灣社會,成為民間生活的一佔部分。

[資料來源]

文章出處:
宜蘭縣龍獅技藝協會
彰化縣成功國小全球資訊網,文章頁面:
http://www.cges.chc.edu.tw/new_page_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