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傳統藝術也可以很時髦。
不是只有進到廟裡才會被看見,而且不被重視、或是進到了廟裡卻不知道要看什麼,卻總是羡慕或一直買別的國家的傳統藝術品。
所以我想之後會陸續做一些較為時尚風格的明信片放在相簿裡…可能會比只是單純的照片來得吸引人注意。此系列我定名為「傳統.新時尚」,其實和故宮轉型後主打「Old is New」其實是一樣的:老東西也可以很有新意。台灣過去有許多不錯的工藝,但卻很多都疏於維護,下場不是爛掉就是拆掉,再不然就是被修爛;隨便抓一個路人卻說不出來我們的傳統藝術是什麼、有什麼的機率非常高。大眾普遍分不清好貨與爛貨,新蓋的廟或新修的古蹟,下場都是一樣變得很爛或很沒有品質了。所謂的台灣本土元素,是說閩南語、客家花布、台客和電音三太子嗎?以服裝設計來說,台灣其實每個不同的族群都有自己的配色習慣與技巧,甚至穿衣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掌握住這些元素,才能算是真正的融入本土元素的設計吧?
近年來和徐さん一起看了許多台灣優秀的廟宇與傳統藝術,將陸續整理一些不錯的傳統工藝做成系列明信片,讓各位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台灣傳統藝術之美。
不是只有進到廟裡才會被看見,而且不被重視、或是進到了廟裡卻不知道要看什麼,卻總是羡慕或一直買別的國家的傳統藝術品。
所以我想之後會陸續做一些較為時尚風格的明信片放在相簿裡…可能會比只是單純的照片來得吸引人注意。此系列我定名為「傳統.新時尚」,其實和故宮轉型後主打「Old is New」其實是一樣的:老東西也可以很有新意。台灣過去有許多不錯的工藝,但卻很多都疏於維護,下場不是爛掉就是拆掉,再不然就是被修爛;隨便抓一個路人卻說不出來我們的傳統藝術是什麼、有什麼的機率非常高。大眾普遍分不清好貨與爛貨,新蓋的廟或新修的古蹟,下場都是一樣變得很爛或很沒有品質了。所謂的台灣本土元素,是說閩南語、客家花布、台客和電音三太子嗎?以服裝設計來說,台灣其實每個不同的族群都有自己的配色習慣與技巧,甚至穿衣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掌握住這些元素,才能算是真正的融入本土元素的設計吧?
近年來和徐さん一起看了許多台灣優秀的廟宇與傳統藝術,將陸續整理一些不錯的傳統工藝做成系列明信片,讓各位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台灣傳統藝術之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