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髮式與近代中國生活史
The Power of Hair in Chinese Society, 1500-2000
黎志剛 教授/澳洲昆士蘭大學歷史系

摘要:
髮式是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個重要標誌之一。從晚明到今天髮式演變,可反映消費文化和時尚、政治中的對抗和不對抗,形象的演變、都市化中現代性和個性的追求。不同時代髮式的變遷不單可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方式、時代風尚,更可幫助我們瞭解中國近代史中個人和國家、國家和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中國近代頭髮史的研究,也可加深我們對社會文化史方法上的思考,在方法論上開拓一些新的視野和方向。.晚明到清初-剃髮對明末遺民的影響
.從畫報、詩歌中尋找資料
.頭髮與改朝換代-工業化、清潔
.明治維新與頭髮的改變
.清初~太平天國-對抗與不對抗
.群眾心理
.辛亥革命前後對頭髮的描述、語言及心態的改變
.二、三十年代婦女頭髮的改變-電影、百貨公司、學生運動、娼妓、雜誌…
.經濟而言-頭髮的用品、理髮業的轉變、帽子的出現、假髮的出現(晚清以來從鄉村收購材料)
.頭髮與革命-個性的轉變
.少數民族髮飾的多元性

問題點:
.男女有別
.髮式與身份
.power vs fashion
.頭髮與社會控制,ex.髮禁

心得:
其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但也相當的龐大,由此可看出此主題需再從很多面向細分,定立一個主軸。以專著而言目前還很缺乏一有系統的對於中國各個時代髮式詳盡的記載,所以以這主題來說是非常有可看性的。這次研討會聽了這個主題,讓我再此對於龐大主題的研究方法有所認知,找到一個中心點是非常重要的。頭髮與生活不只於消費文化和時尚、政治中的對抗和不對抗,形象的演變、都市化中現代性和個性的追求。同時也含蓋了性別、宗教與社會地位等等的問題,並且以”中國”做為主題則又有時代、地區和族群等分別。這個主題的研究還在進行中,所以其實就是一個進度和研究方法的報告,黎教授手邊己蒐集不少圖文資料,很期待他的文章問世。並且我想因為此主題過於龐大,相關系所的同學也可以此為靈感,從中找尋研究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