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頭」說起
雲南銀器中的髮飾
文/胡 瑀


銀為貴重金屬,古稱白金。中國目前發現最早有銀附著的器物是春秋時期的錯金銀青銅器,迨至戰國後期已有純銀打造的杯、盒等出現。雲南發現最早的銀器為雲南德欽永芝出土的4件銀頭飾,年代為戰國中晚期。雖然雲南銀的出現晚於中原,但銀器的出現卻與中原相同,同為戰國中晚期,歷史同樣悠久。

雲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產銀大省,古文獻中多有記載。《後漢書‧郡國志‧益州郡》說:「律高(今通海一帶)石室山出錫,町山出銀、鉛。賁古(今蒙自、箇舊等地)采山出銅、錫,羊山出銀、鉛。」王莽改革幣制,新發行 的貨幣中有「銀貨二品」,是當時價值最高,流通信譽最好的銀幣。《漢書》說這「銀貨二品」就是用雲南的「朱提銀」所製,「朱提」讀作「殊示」,為漢時縣名,在今昭通一帶,素以產銀而名聞天下。據《漢書‧食貨志》知其值為「重八兩為一流,值一千五百八十(文)」而「它銀一流值千(文)」。這說明雲南當時產銀較多,品質也居全中國領先地位,儘管銀貨的重量相等,但價格卻高出其他地區製銀的50%。據宋應星《天工開物‧五金》說,明代中國產銀的省份除雲南外,尚有浙江、福建、江西、湖廣、河南、甘肅、貴州、四川8省。「然合八省所生,不敵雲南之半。故開礦煎銀,惟滇中可行也」。可見,雲南產銀大省的名銜是當之無愧的。在雲南,銀的主要用途是製作首飾和器皿,首飾中又分為髮飾、冠飾、面飾、耳飾、頸飾、手飾、帶飾、佩飾等。如果要細細道來,那就得從「頭」說起了,因為雲南發現最早的銀器即為戰國中晚期的4件銀頭飾;另外,古代人們非常重視 「儀容」,頭髮又是儀容的顯著部分,頭髮上的不同裝飾可以區分等級,標明貴賤。下面,列舉幾種常見髮飾,以此看一看頭髮上的「風雲變換」。



簪又稱笄,男女皆戴,既可按髮,又可持冠。男的用簪「所以繫冠使不墮也」;婦女用簪則是直接插於髮髻,古代所謂「女十五而笄」即是指挽髮及笄的年齡。簪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當時的簪是用獸骨做的,呈扁長體,頂部稍寬,一端磨製成圓形。到了商代,仍然是用骨簪,但形式已經很豐富了,開始在簪頭上雕刻各種裝飾,如獸頭、鳥頭等。從漢代開始,製作簪的材料逐漸擴大,骨簪已不限於普通的獸骨,也包括了珍貴的象牙,有的少數民族甚至還用魚骨做簪。秦漢以後,玉製的簪子成為婦女的主要頭飾,唐代李商隱詩:「矮墮綠雲髻,敧危紅玉簪」便是對婦女戴玉簪的描述。和玉簪同樣珍貴的便是金銀髮簪,其製作技法有打製、錘揲、焊接、鏨刻、掐絲、鎏金、點翠、燒藍等,可謂窮工極藝。雲南銀製髮簪傳世的較多,各種紋飾、造型、工藝都在方寸間得到充分體現,以下介紹數款雲南的銀製髮簪。

清〈銀鎏金嵌寶石花蝶紋髮簪〉4件與〈銀嵌寶石琺瑯蝴蝶紋髮簪〉2件,來源為雲南大理白族地區,現藏於雲南大理石鶴慶縣之銀器博物館,簪長在4.5~6厘米之間。〈銀鎏金嵌寶石花蝶紋髮簪〉的簪首採用鏨刻工藝,鏨出層次繁密的花蝶紋,花朵之間錯落有致,花瓣有的舒展,有的捲曲,有的則兩兩相互穿插,蝴蝶盤旋於花叢之中,似停似飛,整個蝶戀花的構圖形象逼真,彷彿真花真蝶被銀水瞬間凝固。紅、綠、藍、紫的寶石鑲嵌成花心,以作妝點。另外兩件髮簪,整體呈現蝴蝶狀,蝶身運用了鑲嵌和燒藍工藝。燒藍是用清代中期經改良的低溫熔融「軟透明琺瑯彩」技法,將料施於銀胎上以製成各式飾物。這兩件髮簪的燒藍呈半透明狀,透亮的藍色蝴蝶看起來輕盈而又靈動。蝴蝶的觸鬚用銀絲捲成,當戴者一走動,便會來回搖晃,好似蝴蝶在髮間翩翩起舞。

〈銅鍍銀點翠頭飾〉,一組共有5件,其中1件為勒子,4件為簪子,簪子中有兩件只剩下簪首。這套髮飾是清末民初雲南紅橋鋪的出租首飾,紅橋鋪即操辦喜事時專門出租花轎和其他所需用品的行業。在過去,有的人家由於經濟困難,無力購買金銀一類的貴重飾物,因此只有向紅橋鋪租借。另外,銅鍍銀的飾物要比純金銀的廉價,所以這套銅鍍銀的髮飾在過去是很受歡迎的。4件髮簪的簪首分為蝴蝶和蝙蝠,「蝴」、「蝠」都隱含「福」的意思。在神話傳說裡,蝙蝠晝伏夜出,能辨識鬼怪,可為人們驅魔辟邪。除了紋飾以外,這套髮飾值得一提的還有簪首上的點翠工藝。點翠即用雲南特有的翡翠鳥(俗稱「叼魚郎」)羽毛,鋪黏在銀製的底板上,來製成各式飾物,其顏色為翠藍色。點翠的藍色由於容易脫落,所以能保存到現在仍完好無損的飾物已很難見到了。此套頭飾後來被中國京劇名家關肅霜收藏並作為演出時使用,後流出於市,現藏於雲南銀器博物館。

明〈銀鎏金亭台樓閣人物紋髮簪〉,長約14.5厘米,現為雲南省雲鶴祥玉莊主人收藏。三層鏤空是此簪一大特色,最外層上部為一座雙層飛簷式樓閣,下部為5道並立的牌坊。在樓閣和牌坊周圍盤繞有盛開的梅花,鏤空的花和枝葉將兩側屋簷包裹,盡顯花團錦簇之象。飛簷鏨刻精細,弧線、翹角、出棱,每一個細微之處皆清晰可見。中間一層有7個人物,其中兩人並肩坐於樓閣上,另外5人或站或坐、或彈或奏於牌坊下。雖然人物只有米粒般大小,但匠人巧奪天工的技藝卻使每個人物躍然於眼前。最底層以鏤空花卉紋作為背景,花朵繁密,朵朵相連。令人驚歎的是,每朵花的形狀、大小、間隔幾乎一致,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是很難發現它們之間細微差別的。



「釵」字古代寫作「叉」,《釋名‧釋首飾》:「叉,杈也,因形名之也。」簪為一股,釵為兩股,但兩者也往往相互混稱。最原始的釵仍為骨製髮釵,到了兩漢則以金銀絲為之,其形制較為簡單,兩端錘尖,於中部彎折,形成長短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兩股。兩晉南北朝以來,釵兩股之間的距離明顯分開,頭部略方,釵股的尖端朝外彎曲,製成一個彎鉤,以防止髮釵墜落。隋唐時代,髮釵上的彎鉤被去掉,釵股的長短不再相等,變為一長一短。宋代至元末,髮釵又恢復到兩股相等平行的式樣,其顯著特徵是兩股夾得很緊,釵股中間較細,至尖端處又變得粗鈍。直到元末,髮釵的兩股才又重新分開。明清是中國手工業比較發達的時期,當時髮釵的製作,除繼承前代風格外,又有許多花樣翻新。例如,現藏於雲南銀器博物館的清代〈銀鎏金掐絲吉祥紋髮釵〉一對與〈銀鎏金掐絲龍頭釵〉一件,髮釵為採用焊接工藝,把事先做好的釵頭焊接在釵柄上,這比起明清以前釵頭釵尾皆用一根銀絲來表現的工藝要複雜得多,具備更高的審美價值。在紋飾設計上追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銀鎏金掐絲吉祥紋髮釵〉的釵首由蝴蝶、蓮花、鯉魚組成,寓意「福從天降,年年有餘」。〈銀鎏金掐絲龍頭釵〉的釵首是一個怒目圓睜,毛髮舒張的龍頭,象徵權利與威嚴。這3件髮釵的另一特色是它的工藝,即炸珠和掐絲。掐絲工藝為花絲工藝的一種,創始於漢代。其製作過程是將銀拉成絲,然後按所需紋飾排列焊接在器物上。炸珠工藝最早出現於3、4千年前的地中海沿岸地區,大約在西漢時傳入中國。其製作方法是,先將白銀熔化,再把銀液倒入水中,利用銀液與水溫度的顯著差別,使之結成大小不等的顆粒,然後按照一定的圖案將它們焊接在器物表面。在東漢時,將掐絲與炸珠兩種工藝結合,使用在紋飾上,這種方式在雲南少數民族飾物上經常使用。

步搖

步搖也是古代婦女的重要髮飾,它是在簪釵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步搖的底座通常為釵,釵上綴有活動的金銀製或玉製的花枝、垂珠。走起路來,花枝、垂珠隨著步履來回顫動,故名「步搖」。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步搖這種髮飾,在戰國宋玉《風賦》中就有「主人之女,垂珠步搖」的說法。東漢以後,步搖多以金玉為之,其形呈樹枝狀,底部做成動物的首級,既像馬,又似鹿,即傳說中的「天鹿」。唐代婦女的步搖,一般多用金玉製成鳥雀狀,在鳥雀的口中掛銜著珠串。五代婦女承晚唐遺風,插戴步搖仍然很普遍。步搖這個名稱到了明清已不多見,但這種髮飾卻仍然存在,只是一般不稱步搖。例如《紅樓夢》中對王熙鳳的描寫,「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纓絡圈」,這裡所說的「掛珠釵」其實就是步搖。目前,留存在雲南的步搖多為明代和清代所製,其工藝之精美,紋飾寓意之豐富,並不亞於中原地區。

清〈銀鎏金花絲步搖〉,長約為10厘米,品相基本完好,只是鎏金已脫落,現藏於雲南銀器博物館。此步搖由「魚躍龍門」、「連中三元」、「福從天降」3組圖案構成。其中「魚躍龍門」為主題紋飾,「龍門」以兩扇開光鏤空的門來象徵。門外海水翻騰,魚兒雀躍,有的魚兒圍繞在龍門附近,似乎在等待龍門打開的那一剎那飛身躍進;有的沉入水中,蓄勢待發,大有「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的韌勁。在魚兒中間穿插有兩隻從天而降的蝙蝠,寓意「福從天降」。蝙蝠下邊鏨刻有荔枝、核桃、桂圓,即「連中三元」,代表科舉及第、金榜題名。此步搖的流蘇由15條連環形銀鏈構成,銀鏈上部被29個銀製銅錢形小圈串連纏繞,下部則是分離的。鏈尾綴有被錘揲得很薄的銀製葉片,因為薄,所以當葉片搖動時,便有一種輕靈柔化之感。

清〈銀富貴雙喜步搖〉,長約10.5厘米,現藏於雲南銀器博物館。此步搖由「富貴平安」和「雙喜臨門」兩組圖案構成。步搖上有一敞口、折肩、棱腹的寶瓶,瓶上鏨刻有各式花卉紋,瓶頸兩側各有一環形系。寶瓶旁邊是一株盛開的牡丹。因「瓶」與「平」同音,故寶瓶代表平安,牡丹代表富貴,即「富貴平安」。牡丹花上有兩隻比翼齊飛的喜鵲,象徵雙喜臨門。步搖上綴有5條連環形銀鏈,尾端綴有菱形水滴。

勒子

中國婦女自魏晉開始,就有裹頭巾的習俗,通常是用布或錦將頭髮綰住。進入宋代以後,婦女的頭巾,除了將整個頭部嚴嚴實實裹住以外,還有的是將頭巾裁剪成長條狀圍在額間,以防止鬢髮鬆散和垂落,這種圍在額前的頭巾名叫「抹額」,又叫「勒子」。製作勒子的材料,除了布帛、獸皮、絲繩之外,還有用金銀珠寶來做的,但更多的時候,金銀珠寶是作為勒子上的輔助裝飾出現,被縫製在勒子的正中間,以正冠帽,名為「帽正」。在勒子兩側常裝飾有獅子戲球、寶鴨、小魚等成對的銀製飾物。雲南昆明及滇南地區的勒子源於明代江南地區的移民文化,至今尚有保留。

獅子紋是雲南勒子上最常用的紋飾,通常有「獅子戲球」、「少獅太獅」、正面獅頭等。例如〈銀獅子形勒飾〉。13件勒飾皆為清代所製,採用打製、鏨刻的技法來體現獅子的不同形態。獅子的毛髮有的呈捲曲狀環繞於面部,有的則全部順後;獅身上的紋飾有細密的篦子紋,有銅錢紋,也有卷草紋;獅子的尾巴多呈三分叉花瓣形,也有做成一束的。「獅子戲球」的球一般置於獅子的前肢下,或者把球做成一個鈴鐺,銜於獅子口中。在唐代,獅子是最重要的瑞獸,在佛教中常以護法者的身份出現。過去,官府衙門和富貴人家的大門兩側常立有兩頭獅子,以驅魔辟邪。除獅子圖案外,八仙、金魚、蝙蝠、寶鴨、喜鵲等紋樣也常見於勒子上,並且大多是成對出現。

發飾中還有一種叫作「櫛」,即梳篦。梳和篦統稱為櫛,梳子的齒疏,用以梳理頭髮;篦子的齒密,用以去除髮垢。在古代,這兩種生活用具,除了發揮它的實用功能,也往往插於髮際,作為髮飾。早期的櫛多為骨櫛、銅櫛,以後木櫛漸多。唐宋時期,有的用金銀製作,並且鏨刻鏤空得非常華麗。

滄海桑田,物轉星移,以前婦女們日常生活中的髮飾,現已成了博物館裡的展品或藏家手中的珍品。但至今在雲南,佩帶銀製髮飾仍見於很多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

日期:2005‧9
版權所有: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公司
文章頁面:http://artouch.com/story.asp?id=20050907428473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