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7-03-15 記者:李欣如

從情感面切入 從社區營造著手

負責七星柴魚博物館行銷企劃的馮筱惠直言︰「當初博物館內的資料收集與呈現都不是問題,影響博物館設立最窒礙難行的部分其實是與社區居民的溝通。」七星潭社區因沿海,居民多為靠海維生,因此,當地居民的生活單純而忙碌。當漁民出海的時候,村裡留守的老人及婦女便忙著整理漁具、補網、曬魚乾……,一般人以為設立博物館將有助於提振當地經濟的「文化觀光發展產業」,對他們來說,只有破壞生態環境與打擾原本平靜生活的份兒。

於是,如何說服當地居民以順利地紀錄並傳承柴魚的技藝與歷史?便成了「七星柴魚博物館」籌備期間館方人員面臨的最大考驗。馮筱惠回憶當初的做法是,「從情感面切入,從社區營造著手。」因漁業面臨轉型,導致七星潭社區人口外移嚴重,為重振社區過往的生命力,早期館方曾提供六十個工作機會給當地居民,希望能藉此吸引七星潭社區的年輕人回鄉工作。除此之外,為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館方還特地安排社區間的觀摩,讓七星潭的社區居民能藉此學習社區環境如何綠化、美化。

漸漸地,七星潭社區居民因有感於「七星柴魚博物館」不是介入當地生活,而是共同生活並為保存、傳承過去柴魚工廠盛況的誠意,才從極力反對博物館的設立轉而為願意參與博物館的經營。

追溯七星潭的歷史和漁業的轉變

而繫起博物館與參觀民眾間的情感,隨著玻璃門開啟、映入眼簾的文字愈來愈深刻,「從前這有棟低矮建築坐落這二十餘年,從前有群人忙進忙出燻焙著自然風味,柴魚工廠為著濱海的小村落,增加了些許的生機與記憶……。」而今,「透過重新的記述整理,新生的柴魚工廠賦予更多的心聲使命,為這塊天然地域復現重唱漁人之聲……記憶與感情。」

有感於「花蓮的土會黏人」的馮筱惠,多年前,從台北到花蓮遊玩因而被深深吸引,不捨離去,而留在花蓮工作。從籌備期間就開始投入館務的她,因館方始終堅持「解說,是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必經之路。」因此,透過教育訓練與解說能力的培養,她深感,「製作柴魚的工廠,雖是台灣漁民過去生活的一部分,但因博物館肩負教育意義,而台灣的相資料又很缺乏,因而更需多方充實柴魚的相關資料。」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222/29/at4m.html?pg=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