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更新日期:2007-03-15 記者:李欣如

柴魚的製作過程從生魚保鮮、魚類生切、蒸煮、去骨分片後,還要再經過九十℃的高溫與七十至八十℃低溫的烘焙。館方強調︰「柴魚的製作過程無論是持久燃燒的木頭或是人工給火的控制,都關係著柴魚品質的好壞,因此,每一步驟都馬虎不得。」於是,在初步了解柴魚的製作過程後,與製作柴魚相關的定置漁場、海洋生態、漁船器具,乃至於木頭種類與花蓮沿岸的石頭特色……等,也都是「七星柴魚博物館」所亟欲讓參觀民眾了解的。

「定置漁場」的故事

早期七星潭的漁業盛況從《花蓮文獻》中記載,「鰹魚為花蓮水產大宗,每逢孟夏,其魚大至,一網可收二萬餘斤之魚」的文字敘述可以發現,可用於製作柴魚的鰹魚是花蓮沿岸捕獲最多的魚類之一。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花蓮的漁業也已從早期的牽罟轉而為有自然生態捕魚法之稱的「定置漁場」。

為加深參觀民眾的了解,館方設立了模型、清楚呈現「漁民只要將經過特殊設計的魚網長時間固定在三十至五十公尺的深海,等待魚、蝦、貝類自行進入網中,然後,漁民每天再於固定時間到海上收漁獲」的捕魚方式。由於七星潭具有天然海灣地形與黑潮的優勢,而促使當地漁民們在七星潭海邊設置了許多定置魚網,因此,「定置漁場」也成了七星潭著名的特色之一。

除此之外,海洋生態與漁船器具,也與製作柴魚魚類的捕獲息息相關。走向漁業史的展示區,館方人員指著散布一地的玻璃浮球說︰「這可是日治時期以人工吹製方式作成,便於漁民用於老式魚網的海上珍寶喔。」伸手,輕撫其上,果然,不如一般浮球平滑,於此同時,似乎也正聽見古老的玻璃浮球訴說著許多漁民悠遠動人亦或傷斷心腸的故事。

從滿身斑駁的漁船、充滿歲月痕跡的通訊器材與跟頭一樣大的引鰻燈具上……更確信了創辦人余宗伯「文化不會消失,只是需要被紀錄」的想法。雖然七星潭的居民在過去大多也都是曾參與當地漁業盛況的漁民,不過,當他們面臨傳統漁業朝觀光文化靠近,所可能為生活上帶來的種種衝擊與威脅時,「七星柴魚博物館」的創立,他們反倒是率先極力反對的一群。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222/29/at4m.html?pg=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alanta 的頭像
    atalanta

    AtAlAntA的倉庫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