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24
作者:郭士榛
台藝大古蹟系主任王慶臺為台灣的古蹟文物傳承奮鬥了將近三十個年頭,如今還是有很多慨歎,他表示:有很多事情其實是政府要帶頭來進行,但是文化保存的落實
不能空等,我們現在起了這個頭,也會繼續奮鬥下去,當然還是希望政府在進行推動的時候能夠了解到,像傳統工藝這樣實作為重的文化產業,技術的傳承真的是非
常重要的,要能把底打得穩了,才能真正長久,去實現永續經營的理想。
王慶臺主任早年師事黃龜理藝師,從民國六十年進入藝專就讀以來,就跟
隨這位來自三峽祖師廟的傳統木雕師傅學習,當時藝專的雕塑組還是在美術系的分組中,他特別聘請了黃龜理老師來到藝專任教,教學生做傳統木雕,台藝大今天在
古蹟系中,能夠看見非常實在的技藝承襲,就是從那時候就打下基底。
王主任談起國內古文物保存的現況,提出了很多十年內頗為立即要面對的問
題,尤其是師資斷層的隱憂,是他最為擔心的,一旦師資形成嚴重的斷層,恐怕所有二、三十年來的努力就要被迫從零開始,而當惡性循環展開之後,台灣的文化保
存就等於完全地落後,將來要經營自己的特色會變得越發困難。
在師資方面最重要的問題是在於高學歷的門檻,王慶臺認為這固然是一個通則,對
於大多數的院校而言都適用,然當特例發生的時候,政府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而非將通則強加套用,當古蹟修護的傳承有了好的接軌之後,屆時回復專任講師需達
博士學歷,這樣的通則運用才能真正為文化產業的保護盡一份心力;畢竟眼前就已經出現師資面臨截斷的狀況,若還是無法修法以證照制度或是特殊法讓學校聘請專
任匠師、藝師解決這個問題,十年左右,一切就得被迫從頭做起,這無論是對於國內的文化保存,或是產業的發展,都無疑是迫切而重大的問題。
王慶臺表示,學校的老師、學生們其實都很認真在這樣一個隱憂的環境當中,努力地去做自己現在能夠完成的事情,既然無法改變大環境,那麼就必須著手從自己能夠
做得好的方面來努力,衷心地還是希望文建會能夠盡速加快傳統工藝的認證制度修法之外,也期望教育部能夠了解文化的傳遞,是技術和學術需要分線並進的,而且
各自分別也需要專精,如此才能真正將古文物流傳,也將我們特有的文化好好保存。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2715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