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07/10/03 09:21記者:【陳雅玲/雲林報導】
台灣傳統閩南式廟宇,常可看見彪形大漢陶像,狀似扛廟角的神情,稱之為「憨番扛廟角」,雲林地區閩南式廟宇也常可見此類陶像,至於其典故眾說紛紜。
仔細觀察傳統閩南式廟宇,在廟外盤頭與斗座的位置,稱為墀頭,上面常可見一濃眉瞠目、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漢,有的看似荷蘭人,有的看似小黑人,各地廟宇都說是憨番扛廟角。
二崙賜福宮主任委員廖一雄表示,這種建築特色相傳於荷蘭統領、日本佔據台灣的時代,常受到外族欺凌,因不滿外族統治,匠師發洩在創作上,諷刺外族只能替我們扛廟角而已。
台灣新建的閩南式廟宇,工匠大多延續傳統,在廟宇墀頭上有憨番承重的題材,隱隱流露出懲罰異族的快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003/57/lm3f.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