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雍和宮
雍和宮

在北京地鐵有個站會到,就叫「雍和宮站」,地鐵的英文語音所說的是「Yonghegong Lama(喇嘛) Temple Station」,也就是說,雍和宮是座藏傳佛教的寺院。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康熙帝在內城東北為皇四子胤禛修建了府邸。該府最初稱「四爺府」或「禛貝勒府」,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后改稱雍王府。1711年弘曆出生於王府東書院「如意室」。1723年胤禛繼位,為雍正帝(1723年-1735年在位)。雍正帝遷入紫禁城後,于雍正三年(1725年)將原雍王府升格為行宮,並改名為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在宮內停放胤禛靈柩,為此將主要殿宇覆瓦升格為黃琉璃瓦。

在雍正帝在位時期,雍和宮的中路和西路即已作為藏傳佛教上院使用,章嘉呼圖克圖活佛居住於此。乾隆帝即位後,于乾隆九年(1744年)將雍和宮中路和東路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將主要殿宇改為佛殿,併為寺廟賜名「噶丹敬恰林」。東路行宮繼續由皇室使用,後因失火而焚毀。

1961年雍和宮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雍和宮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之一。
雍和宮

上二張圖為雍和宮三個牌樓其中之二。「福海金沙」是首先進入的牌樓,「寰海尊親」為門票入口。
雍和宮
大陸現在許多景點的垃圾筒都會配合景點做設計。雍和宮的垃圾筒便是設計成琉璃瓦風格。
雍和宮
穿過長長的銀杏大道,迎面而來的是「昭泰門」。
雍和宮
雍和宮
進入「昭泰門」後,接著便是「雍和門」。

雍和門五間三門洞,原係雍親王府正門,改成喇嘛廟後,又具備山門的功能,故前半稱雍和門,後名天王殿。此殿供奉笑容可掬的布袋和尚,像是歡迎遊人的到來。

來源:http://www2.tku.edu.tw/~tahx/archive/yongzheng/palace/palace03-1.htm

雍和門前一對青銅獅,造像生動、做工精緻。
雍和宮
北京人或著是觀光客,就我的觀察有部份人是逢廟必拜的,和台灣人有些類似。所以雖然這間是藏傳的佛寺,但香火仍舊很旺,旺到香爐不斷在噴火…。
雍和宮
而他們的香,也總是這麼色彩豐富具有多樣性。只是味道不太好聞或其實不太有味道。
雍和宮
雍和宮
跳過正殿(雍和宮)和永佑殿*喂*,我們來到「法輪殿」。在到法輪殿前,會先看到兩株姿態優美的松樹連成一氣。之後便注意到屋頂上的鎦金寶頂,這便是漢藏融合的建築特色之一。

「法輪殿」內供奉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銅像。另外內藏有大藏經(甘珠爾)108部和續藏經(丹珠爾)207部。讀經、講經等宗教儀式會在這裡進行。
雍和宮
最後,來到雍和宮最值得一看的「萬福閣」。
雍和宮
為什麼說「萬福閣」最值得一看,因為它的建築形式非常特別、少見。

樓高三層,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兩旁是永康閣和延綏閣。三座樓閣之間有飛閣復道凌空連接,宛如仙宮樓闕,是唐朝至遼金時代佛教建築的典型風格,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飛閣復道的僅存實例。

雍和宮

不只建築精彩,裡面的佛像也很有看頭。「萬福閣」中供奉的是彌勒菩薩。地面高度18米,地下埋有八米,寬八米,使用整根白檀香樹所雕成,十分壯觀。

可惜的是樓上沒有開放,因此無法完整見到佛像的臉部,只能從下往上探望。

雍和宮原本是皇子的住所,改為藏傳佛寺後也是皇家藏傳佛教信仰重要的皇家寺院,其規模之大可想而之。「萬福閣」後還有「班禪樓」,是六世班禪進京為乾隆皇帝祝壽後休息使用。現在則變成雍和宮文物系列展廳。放有不少藏傳佛教的珍貴文物。對藏傳佛教有興趣的朋友來說,雍和宮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編者 (2009). 雍和宮. Wikipedia, . Retrieved 14:12, 5月 26, 2009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B%8D%E5%92%8C%E5%AE%AB&oldid=10087835.
相關連結:
雍和宮官方網站-http://www.yonghegong.cn/market/yongheg/40839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alanta 的頭像
    atalanta

    AtAlAntA的倉庫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