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F0238.jpg聖.索非亞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巴羅克建築,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這座磚石結構的大教堂最初為哈爾濱東正教神學院。它的設計者是俄國建築師科亞西科夫。教堂平面為不等臂的“十”字形。能容納2000人的大殿由一巨大的穹頂所覆蓋,在中央構成特殊的球形,形成大而豐富的室內空間。碧藍的晴空下,白雲映襯著古紅色的磚牆、墨綠色的穹頂,呈現出莊嚴、肅穆的姿容。教堂已被列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1997年9月修復後改名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館。

索菲亞教堂位於哈爾濱市內,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積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元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也侵入了哈爾濱。沙俄為了穩定遠離家鄉士兵的軍心,於1907年,聖索非亞教堂破土動工,當年一座全木結構的教堂落成,用作該步兵師的隨軍教堂。1923年9月27日,聖索非亞教堂舉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禮,經過長達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麗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築精品竣工落成。

聖索菲亞教堂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教堂的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上冠巨大飽滿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翼大小不同的帳蓬頂,形成主從式的佈局,四個樓層之間有樓梯相連,前後左右有四個門出入。

正門頂部為鐘樓,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並用,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

巍峨壯美的聖索菲亞教堂,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同時,他又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

1997年,哈市人民政府決定對這座保護文物進行綜合整治,拆除具有火險隱患的相鄰建築1.4萬平方米,辟建6640平方米廣場,使這一精美建築重現于世人面前。為了保護好這座文物,市政府決定把聖索菲亞教堂辟建成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廣場命名為建築藝術廣場,用於弘揚建築藝術,展示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建築藝術廣場作為我市重要的文化活動和市民休閒場所,成立幾年來,共開展大型文化活動200餘次,累計接待了國內外賓客200多萬人次。由於場地面積有限,社會各界紛紛要求對廣場進行擴建。2000年,聖索菲亞廣場擴建工程被列為哈爾濱市政府重點工程之一,廣場在原有基礎上向東打通、延伸到地段街,長度增加41米,達159米,面積增至近萬米。擴建工程於2000年7月1日開工建設,于當年9月30日竣工對外開放。擴建後的廣場為市民和遊人提供了一個集綠化、交通、休閒、交往為一體的多功能外部環境。

資料來源:哈爾濱市城市規劃局
DSCF0243.jpg
以上都是來自官方的資料,但是於我看來,現在的索菲亞大教堂實在是一個悲劇。本來是抱著一點期待的心情,參觀出來後,卻是沉重的心痛。

教堂的外觀倒是還維護的不錯,就讓我們從教堂內部說起吧。

在中國大陸,幾乎沒有一個宗教建築在經歷過文革的十年浩劫後還能完好如初的,想當然爾,索菲亞教堂也只剩下了一個空殼而已。一進到教堂內部,首先映入眼廉的,不是壯麗的裝潢,而是紀念品販賣處,他們跟本沒有人搞的懂天主教、基督教及東正教的分別,總之只要跟十字架、耶穌有關的東西,全都放在一起賣,更不用說劣質的把教堂搞的跟鬼屋沒兩樣的紀念T-恤了。

再往裡走一點到大廳,更加感覺心痛,牆壁處處斑駁脫漆,未見修復,何來保護文物之說?現在這裡成了建築藝術館,裡面放的全都是與東正教八杆子打不著的哈爾濱老照片,我進到教堂裡,渴望看到的,是古老東正教堂的內部陳設及關於東正教的詳細解紹,而不是來看這種弘揚市政府建設政績的東西。

唯一與建築藝術扯的上干系的,就是在最裡面那個索菲亞教堂的模型。

牆上意思意思的掛了一些聖像畫,和一張超大的"最後的晚餐"複製畫,並且難看的在畫下用綠光往上打,整個教堂看起來就是一個荒唐。
原本是給神職人員在後面更換衣服的通道和小空間,則展示了一些屬於這個教堂原本的東西,沒有詳細的介紹與由來,有的只是一個名稱而己;還有一張巨大毫無代表性的中國人畫的教堂外觀油畫。所有的展品都沒有與行人有所區隔,具有代表性的銅鐘,被像是放垃圾一樣的堆在一個角落,隨便一個小孩或是沒有公德心的人想要去踢一腳或是在上面刻個什麼字都是輕而易舉的。

出了教堂之後,我不敢相信這真的是他們所說的"一類保護建築",而98年那次在威海看到的恐怖古蹟廟宇修復的情景卻又再次浮上我的心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