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 2008年06月01日 19:13 鳳凰衛視
代表羌族文化精華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很多都垮塌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對於今日的北川來說,羌笛今後還有沒有人會吹,有多少人會吹,至今還是未知數。
“誰也沒想到北川會遭此劫難。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805件館藏文物全部被埋,無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專家也在地震中遇 難。羌族文化這次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再不採取緊急搶救措施,中國羌族文化有可能成為絕響。這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可能從中國消失”,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 錫鑒昨天面色凝重地說道。
記者走訪發現,由於大量羌族文化遺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羌族文化傳承難度非常大。
文、圖/本報特派綿陽記者肖歡歡
劫難:羌族文化遭遇毀滅性重創
前天在北京舉行的四川地震災區羌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座談會上,與會專家焦急指出,北川地震不僅使羌族人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還使其千百年來形 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牆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 葬、無影塔等無不遭到毀滅性破壞。此外,北川羌族博物館、羌族民俗博物館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檔案資料被埋或嚴重毀壞,對羌文化傳承影響巨大。
對於羌族文化的受損程度,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反覆用的字眼是“毀滅性打擊”,他表示:“比專家們估計的損毀程度還要嚴重得多。”
他解釋說,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區,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總人口16.9萬,其中羌族人口近10萬人,占總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 治縣。北川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遺產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但這次大地震不僅使得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 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數被毀,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由於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傳,熟知羌族技藝的傳人遇難可能就意味著很多重 要的文化因子從此“斷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更是面臨著絕響的威脅。
專家:很多被毀文物是國家級“寶貝”
據綿陽市博物館的統計,北川在此次大地震中被埋的有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余件;羌族民俗文物、實物400余件。 其中,已有120多件文物去年經過認定級別後送往綿陽市博物館館藏,這才幸免于難。為保護羌族文化,去年綿陽市專門撥款10萬元用于羌族文化遺產的收集, 並倡導廣大羌族群眾踊躍捐獻藏品,但誰也沒想到,這次收集行動卻導致了羌族文物的集體被毀。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異常痛苦,這些文物是羌族人珍藏,流傳了幾代甚至幾十代的家傳“寶貝”,在高澤友的心中比他的命根子還要金貴。
對於這些被深埋于地下,可能永遠無法重見天日的文物,高澤友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羌族的碉樓、羌寨,祭祀用的山神塔、羌族婚喪嫁娶中的服飾, 以及羌族狩獵用的公弩等,至今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肯定地說,這次被毀的文物很多都是國家級的寶貝,只可惜剛剛收集起來,沒來得及鑒定級別,如 果定級的話可能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像那把古羌族人狩獵用的公弩,3米多長,是中國唯一的一把,這次毀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了。”高澤友眼圈有些發紅。
他表示,歷史上,羌族從甘肅、青海等地遷移到石泉(今北川),至今四川安縣以北基本上都是羌族人,北川約10萬羌族人在地震中遇難了3萬人左右,其他分布非常零散,羌族文化要重新繁衍廣大,難度相當大。
困局:非物質文化傳人大量遇難
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年長者口授身傳來傳承。會羌語的長者、通曉羌族歷史文化的“端公”等對羌文化的記述和傳承至關重要,地震導致大量通曉羌族語言、歷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難,對羌族文化的傳承影響巨大。
他表示,地震前北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100余條,其中四川省級3條,分別為“口弦子、許家灣十二花燈、羌歷年”,綿陽市級30余條,有大禹傳 說、口弦子、羊皮端公舞等;縣級20余條,此外還有還未申報的名錄及正在申報的40余條。“北川文化館5名正式工作人員這次地震中全部遇難,北川知名的羌 文化研究專家謝興鵬也在本次地震中遇難。而會吹羌族樂器羌笛的一名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現在羌族中會吹羌笛的僅剩幾人,這門技藝能否傳承下去現在還是未知 數。
記者目擊:
羌族文化遺產遭毀令人痛心
昨天,記者多方周折來到已經嚴重受損的“永坪堡明代古軍事城堡”外看到,上城、中城、下城牆體大面積出現裂縫,最深的口子達到10多厘米,由於 受到泥石流的衝擊,城牆牆體大面積垮塌,四周山體很多已經嚴重倒塌,大量泥沙就堆積在城牆邊上,淹沒了部分城牆。“伏羌堡明代古軍事城址”的城址四面牆體 部分垮塌,出現大面積裂紋,地基嚴重下沉傾斜,已經成為“危樓”。部分受損的牆體也孤零零地立在山石堆中。
高澤友告訴記者,該處遺址是歷史上漢、羌融合的重要歷史見証,明朝中葉,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在北川設立了軍事要塞,並實施“改土歸流”的政策,羌族也逐漸漢化。
希望之光:
“搶救羌族文化”行動已經啟動
北川上下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場空前的“搶救羌族文化”行動。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溫家寶在北川映秀鎮接受中外記者採訪時要求,要保護好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的古老文化和文明。
高澤友告訴記者,他已經開始聯繫博物館工作人員收集資料,並將到博物館廢墟中搜救殘存的文物資料。同時,中國民族博物館也將啟動羌族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項目。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葛全勝也建議,重建安置要堅持“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原則,根據區域環境災害評價結論,選擇周邊羌族相對集中、適應羌族文化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進行安置。他們還建議推進國家級“羌族文化保護區”的規劃建設。
“我相信,只要有人在,通過幾年、幾十年的努力,羌族文化傳承還是有希望的”,臨別時,高澤友──這個在此次地震中失去了妻子的中年漢子堅毅地告訴記者。
http://news.sina.com/ch/phoenixtv/102-101-101-102/2008-06-01/19132947080.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