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07/09/25 04:09
〔記者蘇福男田寮報導〕台灣農村社會普遍有一種「庄頭庄尾土地公」的現象,但在田寮鄉卻是「庄頭庄尾地居主(或萬應公)」,國內平埔族研究學者簡炯仁認為,田寮娘媽、地居主、萬應公和石頭公等信仰,應與平埔族「公廨」有關。
簡炯仁在「高雄縣岡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一書指出,根據文獻記載,岡山地區的平埔族計有搭加里揚、尖山社、水蛙潭社和新港社,清康熙年間,原居於台南市濱海地區的新港社群,幾經遷徙至田寮鄉落腳,並相繼建立狗氳氤、古亭坑、水蛙潭、南安老、打鹿埔等部落。
研究發現,地處偏僻的田寮鄉,早年易為盜賊藏匿,治安一向不好,加上道光12年張丙之亂,清庄時有發生,以致萬應公廟相當普及,但除了部分義民爺廟,明顯奉祀無主骨骸外,田寮的萬應公大都是以前的平埔地主(地居主),有別於漢人聚落奉祀的萬應公。
簡炯仁認為,田寮地區的地居主是在與漢人混居後,才將以前平埔族奉祀的太祖公廨改成的,只是有些地方稱為「娘媽」,石頭公分布區域與水蛙潭社分布區重疊,石頭公廟也應與平埔族公廨有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4/78/l3zp.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