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香港返台

2017年寫的新年願望是,希望行程上可以不要再這麼瘋狂,把重心拉回工作上,努力累積儲蓄與經驗值。認真說不知道今年的行程有沒有不瘋狂(和去年比是有但正常來說好像還是有點瘋狂),但今年的確在儲蓄與經驗值上都多有累積了。在開始回顧2018年時,我直覺得寫下了「2018年就是翻轉的一年吧」,不管是世界盃足球賽或是選舉公投結果,整個社會環境的氛圍大概就都給我這樣的感覺。

●很難得的工作要先寫,畢竟是為了儲蓄的累積嘛。工作上除了繼續維持兼課及偶爾接點排版案子外,今年許多託友人阿橘之福的事,其一是開始了在台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兼任助理,達成在北藝大、台師大美術系及台藝大都工作過的成就(?)

另一件則也是託阿橘及老簡這兩位策展人之福,參與了台北市立美術館重新開幕的展覽之一「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的展務理助。並且讓我有機會協助完成「105 學年度台灣博碩士論文最受歡迎引用書目排行榜」這個作品項目。這是2017年藝術類博碩畢業生的引用書目排行(但沒有美術系XD),前93名的書目可在展場翻閱。雖然我是後期才殺進去救火的,這也不算是一個完美的量化研究,但過程中還是能觀察到許多現像,比方早期翻譯書譯者蓋過作者的問題(這時就不得不推一下《翻譯偵探事務所》這本書)、博碩士生引用書目規格混亂不嚴謹、研究領域圈子越小共同參考書目就越多…等。這其實是一個單調又費時耗眼力的工作,還會伴隨著過程中遇見種種狀況而產生的情緒。幸好偶爾會碰上"徐悲鴻寫成徐悲鳴"這樣無奈又好笑的錯誤、看到認識朋友的名字後慶幸他們的格式非常正確這樣的小確幸可以緩解。當書單排名出來其實是有點驚奇的,一方面驚奇原來某些書引用的次數這麼高、一方面驚奇原來有些書現在還有在被引用。而現場觀察觀眾的反映也很有趣,有人對於榜上有名的書目自己有買或也看過感到欣喜、有人則很認真的研究這些學類的各別排名及書的內容到底為何。

只是覺得有些感傷的,是發現當我畢業的「傳統藝術研究所」改名為現在的「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後,就不再歸類在藝術類別而改成建築類別了。

2018跨域讀寫

並又承蒙此展,讓我和另一位研究助有這難得的機會在敦南誠品夜講堂「展覽失敗學:從哪裏跌倒,就躺在那裏休息吧」系列講座中分享策展團隊的作品《105學年臺灣藝術類碩博士論文最受歡迎參考書目排行榜》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一些狀況與省思,這當中也是學習到了不少呢(笑)感謝賴大哥來幫我們拍照~!就在藝術書區分享這檔展覽中遇到和這些藝術書籍相關的事項,是個很棒的經驗。

除此之外仍然要感謝其它讓我有工作的眾貴人們。今年也有一些排版的產出,也有一些文字的產出。

2018工作

感謝許泰英的引薦讓我很榮幸在2018年9月號的《新活水》雜誌將一直以來的諸多碎念能有機會刊出〈在這島上共存卻長期被忽略的文化〉。因為不知道這本裡還會提到哪些內容,於是就順著編輯的提案,從我觀察的角度來談近來宮廟文化在當代藝術這些活動的影響及看法,並且分享開始鑽研這些文化的契機。正好現在在學校兼課也在上這些,於是心想寫一篇可以當以後課堂講義的內容好了,所以除了碎念外談的大部分都是原本上課就會提到的案例。

標題副標什麼的,一心想著「他們都會幫我改吧」就隨意的安了一些文字後,忐忑不安的把稿交出去後發覺結果標題內容好像都沒怎麼改啊~~不知最終文章會長怎樣只好又忐忑不安的等待出刊~~待收到書後著實鬆了一口氣啊(喝茶壓驚)。想不到這本的內容意外完整,原本只想說印自己這篇當講義就好,看過內容後立刻決定整本雜誌成為課堂的指定教材。感謝新活水雜誌用心的編輯群,著眼在這個目前顯少被討論但已慢慢陸續在發生的議題。

20180307新店十四張斯馨祠迎尪公
(想不到拍出了這麼文青日雜風,忍不住做了個主視覺)

●講完了工作的部份,終究是要來面對一下今年瘋狂的行程。我覺得首先一定要講的,就是今年去了兩次金門。感謝金門國家公園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能夠到金門分享台灣多彩多姿的民間信仰宗教地景。也很抱歉第一次行程去程一波三折沒能講到於是才有了這次的第二次行程,演講部份若有不盡理想之處還請多見諒。每一次的教課與講座分享對我來說都是很好的磨練與經驗,藉著這樣的機會也能夠有不同的互動與交流。

至於原本的行程怎麼了呢,只能說真的是高潮迭起的一天啊,最後能順利的住到蔡開盛宅(金門前水頭63、64號,金門古厝民宿-鳳毛麟趾)真的是感謝眾神明。上一次住是2013年了,感謝當年宜芳學姐讓我們知道這裡並有了非常好的住宿經驗,現在這裡由蔡家後代接回來管理,更是經營的有聲有色,他們不但對祖厝用心維護,還對古建文物修復有正確的認識,實在不容易。關於這棟也有不少論文產出,大力推薦來金門的朋友可以住這邊,光要拍完看完就要花不少時間了。

2018金門

第一趟好不容易候補到機位,雖沒演講到但還是看到了浯島迎城隍。第二年看浯島城隍遶境才好像又多進入了一點狀況,可惜今年沒有打花操。倒是意外地感覺有些和蘇王的緣份。雖然沒有看到白天的安營遶境,但仍如期的看到了進桶盤、送天公,並意外的連隔天的辭神、收兵都看到了。

2018金門

第二趟到出發前,陰曆七月都還未有機會見到大士爺(金門都稱「普度公」),便一心想著至少在金門可以見著吧,想不到還真是一見驚艷。我在講座的時候有說到,金門的人文景色非常豐富,一天照片拍回來,一年都分享不完。這次看了幾場普度活動,在每個地方都會遇到樂於解說的居民,有的講聚落儀式規模、彼此之間如何較勁,有的講小時候的回憶,有的解說供桌上的物品。這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才能如此侃侃而談。整個臺灣本島原本就已有非常多元的人文景觀,幾個離島的文化更增添了豐富度。我們可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便能體驗、認識各種族群甚至各國不同的文化,是非常幸福的。

金門看完普度回來隔一天,就又殺去香港。當初在規畫行程時在旅遊書上看到有傳統木船可搭就立馬決定一定要有這個行程,並且比起夜景,反而更想看夕陽,想不到前兩天至今早雨下到厭世,一直很擔心會影響甚至搭不到了,結果是這麼好的天色欣喜萬分。我們搭的是「張保仔號」,以清朝年間香港海盜張保仔為名,與另一艘更大的青花龍紋的「大張保號」都是全手工木製船,兩艘相隔12年。大張保號2017年下水,是香港光明船廠老師傅的退休之作,香港手製木船產業也走向衰微。而另一艘最小的木船「鴨靈號」則命運多舛,1980年代,有位英國商人購買這艘漁船,按原來的設計進行大規模的翻修,租予香港旅遊發展局,並且定期開放給遊客登船,曾是香港十大旅遊景點及世界十大古船之一。2014年初,由於該英國商人舉家移民離開香港,鴨靈號疑因日久失修而沉沒。2014年底被打撈上岸修複展示,至2015年中再度啟航。但船越小越晃(實際看鴨靈號的晃動度完全證實),我實在很怕暈船,決定還是搭張保仔號心安些。

2018香港

有點臨時的決定來香港,最重要的行程除了搭船,還有一個是至少要看到一眼盂蘭勝會。查了一下在行程內會遇到又好安排的是這場「卅間盂蘭勝會」。在幾乎都是外國人與文青的中環還能看到街坊的盂蘭盆會,主事者非常有心,現場還有發放解說DM。可惜最後的打大士爺在晚上10:30後,因行程安排無法看到,但還是有看了些儀式,開了眼界。

後半段行程非常緊的陰曆七月普度行程,從金門到香港到板橋再到宜蘭,同時還要工作的狀態下,從這時候開始就有點感覺到疲累了。
20180906宜蘭員山大眾廟普度跳鐘馗

●同樣是取材之故,今年依然走一個與城隍有約的主要行程。
20180625霞海城隍遶境正日
20180822新竹都城隍出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