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7-03-15 記者:李欣如

七星潭曾是花蓮「定置漁場」最興盛之地,不過,近年來因漁獲量減少與工資的上揚,而讓這坐落在海天交際處的小漁村面臨轉型的危機。然而,在曾經營柴魚業務余宗伯先生「生活即是文化,文化不會消失,只是需要被紀錄」的想法下,創立了「七星柴魚博物館」。而館內不僅紀錄日本製作柴魚技藝在台灣生根發展的海洋故事,也因研究、保存、收藏與展示柴魚製作的歷史文物而更深具教育意義。

柴魚工廠原址設立博物館

順著燻魚的香氣踏進柴魚博物館,過去工廠燻焙的暖意與陣陣的煙霧似乎也歷歷在目。雖然柴魚工業沒落、廠商逐漸移廠到東南亞,讓花蓮、台東留下一間又一間的廢棄柴魚工廠,民國九十一年花蓮七星潭的柴魚工廠也在林水土先生宣布退休後,正式走入歷史。從此以後,「七星柴魚工廠」也只能成為七星潭社區居民茶餘飯後的回味話題了。

幸好,在二十多年前由宜蘭到花蓮經營柴魚業務的余宗伯,一直無法忘情柴魚的好與不忍柴魚產業就此消失,終於在七星潭一帶找到這家廢棄的柴魚工廠並經改造後,而成為現今的「七星柴魚博物館」。這棟歷經多年因燻煙,而呈現焦黑、斑駁的低矮建築體,承載了過去殺魚、煮魚的忙亂景象,高溫柴火劈啪響聲中夾雜的大聲對談,與昔日日本人慕名而來選貨、出口的盛況。而今,鉛華盡褪、沉寂蕭條的柴魚工廠不因產業結束而消失,反而在「阿美麻糬」所屬的「宗泰食品」老闆余宗伯的改造下,以人文歷史博物館的角色再出發。

人文與歷史兼具的柴魚博物館

究竟出產天然又美味的柴魚,工廠長得什麼模樣?其中的製作過程又是如何?走一趟「七星柴魚博物館」就能從館方所收集的資料,與親自製作、參與中充分了解。一般來說,柴魚的製作過程從處理到燻焙完成,需要二十四至三十天的時間,燻焙時間的長短則取決於魚體本身水分與油脂的多寡,水分與油脂與多,所需燻焙的時間越長;反之水分與油脂越少,燻焙的時間就越短。因此,博物館的展示空間有三層樓,也就正好是柴魚燻焙的三個階段。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222/29/at4m.html?pg=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