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6

【本報嘉義訊】「年輕一輩不學雕王船,只得靠收容人傳薪火。」和瘟押煞的王船是嘉義縣東石沿海地區重要信仰,早期當地的木工師傅大多有王船雕刻基本工,但是王船雕刻程序嚴謹繁雜,加上缺乏市場、難維生,技藝逐漸失傳。為保存傳統工藝,嘉義監獄開設「王船班」,聘請資深木雕師教課,由收容人傳承祖先的智慧結晶。

嘉義監獄指出,王船信仰是嘉義東石鄉濱海村落的重要特色,五年一科的東石王船祭是全台著名祭儀。早期嘉義縣沿海木雕師傅大都會做木雕王船供寺廟祭拜,但因現在王船祭均火化紙糊王船,加上除寺廟外,罕有民眾會購買王船法器放在家裡,市場萎縮,也因難吸引年輕人傳承,現在僅有少數資深木雕師傅堅守崗位。

民國九十三年,嘉義監獄開設「王船班」,挑選有美術天分的收容人技訓,隨後配合法務部推動一監所一特色,先後邀請資深木雕師高基培、藝術家蔡英傑,從王船起源、習俗禁忌教起,進而分工製作零件,完成集體創作。

目前王船班十名學員,刑期從二年六個月到無期徒刑不等,由蔡英傑每周一、周五各上五個小時課程。收容人從零基礎到獲得雕刻王船機會,至少要練一年,達一定基礎,就可轉往較高階的自營班雕刻木匾、小裝飾品,還能賺取作業金。

「當你在小零件上馬虎大意,該切四十五度角,卻以四十三度角蒙混過關,船組合起來時就會歪歪斜斜。一件事物的成敗,就取決於那些你不在意的小細節。」王船班收容人強調,木雕圖樣細緻,勁道稍出錯就功虧一簣,因此加入王船雕刻,不僅傳承文化,也一併磨去自己的毛躁性情。

但因木製王船幾無市場,開班七年,只有朴子市一間廟買了三十件作品供信徒祭拜,其餘都放在監獄展覽室展覽。嘉義監獄思考轉型,今年改雕刻技法相似、卻有「一帆風順」意涵的帆船、帆船夜燈等,希望另闢市場,別讓辛苦完成的作品變庫存。

「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大概要由監所來傳承!」嘉義監獄秘書莊國勝感嘆表示,傳統工藝因缺乏市場逐漸失傳,能長時間、專注學習的監所收容人成為最佳的傳統文化接班人。除了嘉監的王船班,高雄監獄美濃油紙傘、台北看守所藍染、台東監獄藺草編織都各具特色。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580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