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泉州傀儡戲和台灣布袋戲其實有密切關係,亦宛然掌中劇團剪接中的紀錄片「掀開南管布袋戲的神祕面紗」,就是記錄亦宛然向泉州木偶劇團學習台灣南管布袋戲的經歷,還蘊含前團長李傳燦完成父親李天祿遺願「尋布袋戲的根」的感人故事。

該片執行製作謝琼崎指出,台灣最早期的布袋戲是南管布袋戲,但因喜愛熱鬧北管的民眾漸多,漸由北管取代,李天祿後來更加入京劇文武場及身段等,變成外江戲。然而關切布袋戲傳統的李天祿,也一直想重現小時看過的南管布袋戲,還把當時記下的鑼鼓聲傳給李傳燦。

1990年,李傳燦、陳錫煌奉父命赴泉州木偶劇團,拜藝術總監黃奕缺為師,學習木偶操作技巧,當時還未發現南管布袋戲與傀儡戲關連;2004年,李傳燦為重現南管布袋戲,與南管藝師謝素霞合作,也聽過真快樂掌中劇團與南管名家王心心的合作,但都覺得「這樂音不是父親說的南管」。

經過江武昌建議,李傳燦赫然發現泉州木偶劇團用的「傀儡調」,就是父親說的南管。原來台灣早期的南管布袋戲雖稱南管,其實是使用泉州南音系統下的傀儡調,難怪不論找哪家南管館閣合作,味道都不對。

2007年,李傳燦率亦宛然赴泉州木偶劇團學習,也幸運找到早期該團另立的布袋戲團藝師,教大家演南管布袋戲劇碼「盧俊義」,終於重現南管布袋戲:不但後場沿用傀儡調,前場演師的唱念、身段、情緒掌握,也都自有風格。去年泉州木偶劇團來台,兩團還同台演該劇。

可嘆的是,李傳燦雖完成父親遺願,卻於去年辭世,來不及看到完成的紀錄片。謝琼崎說,亦宛然將把此片獻給李傳燦,紀念他對布袋戲、對父親的傳承。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772599.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