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推展藍染手工藝,植物染創作者洪秀芬教民眾傳統藍染技藝。
記者阮正霖/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近半年來積極推動「地方文化館工藝活化計畫」,苗栗苑裡的藺草、台中豐原的漆藝、南投的陶藝、高雄旗山的藍染展館都活起來。

「雖僅卅坪大的空間,卻可以看到藺草文化,產業的過去、現在及未來」,苗栗縣苑裡鎮藺草文化館長陳惠芬說,藺草不再只是做成蓆、帽,也可以成為皮包、擺飾或藝術品,為藺草產業注入活水。

藺草+番茄 撞出啥火

陳惠芬說,民國廿五年苑裡藺草帽外銷日本高達一千六百多萬頂,僅次糖和米,是台灣五大特產的第三位;如今藺草文化館成為發展地方產業、文化的招牌,結合彎麗米、有機番茄等農業活動,加上地方藝文作品,相得益彰。

九十一年成立的豐原漆藝館,每年舉辦漆藝研習班,來自全省各地的民眾學習漆藝製作,漆藝館長鄭道明表示,漆藝館今年將開發「漆茶」,以漆樹種子磨成粉再混入茶葉,是另一種新挑戰。

南投縣陶藝學會爭取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補助,請來南投陶藝老師傅「樹枝仙」指導難度很高的「手擠坏」,工藝所肯定它是座成功活化的文物館。

高雄縣的旗山鎮藍染老師洪秀芬開辦「藍染情濃培訓班」,要培育更多藍染手工藝人才,讓藍染成為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她表示,藍染不只是染顏色而已,而是為創造更美的工藝;植物染手工不僅是傳統染色技藝,更是先民留下的珍貴智慧。

菜寮化石館 變臉吸引人

【記者吳淑玲、張念慈/連線報導】台南縣菜寮化石館與新竹縣橫山民俗文物館,都曾長期閒置;經過「變臉」後,成功再生。

台南縣左鎮菜寮溪河床有大量古生物化石,國內首次發現人類化石「左鎮人」,地點就在菜寮溪流域。化石館廿五年來一直沒起色,縣文化局長葉澤山說,問題出在展覽方式,遊客只看到「一堆石頭」,無法引起共鳴。

縣長蘇煥智上任後,縣府擬定化石館再生計畫,向文建會爭取一千萬元,將化石館與台南縣自然史教育館整合,重新規畫空間;並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協助下,以一連串的早坂中國犀化石回娘家、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打響知名度,遊客幾乎以十倍成長。

橫山民俗館 公辦民營讚

新竹縣橫山民俗文物館因建照等問題,一度淪落荒煙蔓草中,閒置八年;去年橫山鄉公所將文物館委外經營,結合咖啡與藝術,重新打造文物館。

橫山鄉前鄉長古榮耀任內獲得文建會支持,民俗文物館改公辦民營,業者陳昭賢標下後,館內提供橫山展覽、表演教育、休閒旅遊、餐飲及商家折扣資訊等服務,將文物館定位為「遊客造訪內灣的第一站」。

【2007/0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
http://www.udn.com/2007/2/12/NEWS/NATIONAL/NATS1/372547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