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07/14 04:09

〔記者陳燦坤/雲林報導〕台灣第一個可以飛的水狀誕生了!雲林縣風箏委員會總幹事許宏男將民俗與科學結合,打破水狀在法會中只能擺在地上的刻板印象,親手製作出可以飄揚藍天的立體風箏水狀,今年雲林縣口湖牽水狀文化祭將帶領大海嘯溺斃亡魂遨遊天際。

根據史料記載,清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大海嘯襲擊雲林西岸,口湖鄉沿海聚落傷亡慘重,當地倖存先民選定農曆六月初七、初八兩天舉辦超渡法會,延續迄今不曾中斷,且遵循傳統道教科儀,為亡魂準備一個紙糊水狀,象徵通過這件法器獲上蒼救贖、得以離苦得樂。

以往法會道場圓筒狀的水狀林立,是口湖牽水狀文化祭最特殊景觀,今年遊客將可欣賞水狀飛上天空的奇特鏡頭,雲林縣風箏委員會總幹事許宏男花了半個月時間,總算完成台灣第一個可飛的水狀。

當初許宏男接受雲林縣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理事長曾人口委託,想辦法將水狀變成風箏,對許宏男而言,製作立體風箏不難,可是風箏外觀、骨架需保留原貌卻非易事,最大瓶頸在於水狀整個筒身密封,洩風量太低無法升空。

許宏男反覆思索,想到將水狀圓筒結構的直徑放寬,由十五公分擴大到三十公分增加洩風量,同時部分骨架以碳纖維取代竹片減輕重量,昨日試驗放飛,風箏水狀果真在三至四級風吹拂下冉冉升空,水平仰角穩定維持三十度至六十度。

口湖鄉金湖村超渡法會預定農曆六月八日舉行,許宏男獲邀當天下午施放水狀風箏,為傳承一百六十餘年的地方習俗增添不同風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4/78/1n0k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