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4

復修荔枝莊廢室 擬辦博物館

【明報專訊】發展局上周公布1444幢歷史建築的評級,當中不乏散落新界鄉村的青磚瓦頂建築,不少已日久失修。本報發現4幢保存良好的百年建築,而 把歷史凍結至今的人,只是普通的村民和外國人,他們不為金錢,只想留下歷史和承襲社區文化。其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洋人,於西貢白沙澳既找到安樂窩,亦保存了 客家村的建築特色,成為少見的客家「洋人村」。

「我想盡力保存香港歷史。」這番話並非出自港人,而是17年前從英國移居香港的Paul Timothy Cuthbert。回想早年踏足西貢荔枝莊,眼見一幢幢荒廢的客家民居,Paul大嘆可惜,遂花了5年自行復修客家屋,屋內的青磚灶頭、煙囪、平台及瓦頂 不變,還蒐羅村民的農具、酒埕等,希望有心之士協助把隔壁廢屋改建為荔枝莊客家文化博物館,讓市民實地認識客家生活。

推門而進,右面是磚砌的灶頭及煙囪,左面是洗澡的地方,Paul保留了典型客家屋的佈局,昔日放置神像的平台(代表祖先高高在上)變成無牆相隔的「書房」。

逐條木樑浸白蟻水 建安樂窩


抬 頭一看,瓦頂木樑猶在,其實背後花了一番工夫,「香港舊屋最大問題是白蟻,所以我逐條木樑浸白蟻水」。回想七八年前,他在荔枝莊玩水上活動,初次踏足這 屋,木樑被蛀空,部分牆身塌陷,瓦頂嚴重漏水,佈滿塵埃和壁虎蛋,「看到它們無人打理,我覺得很難過,這些是香港人的歷史」。於是,他向業主租下破屋復 修。

木樑是從石澳找來,牆身是用米漿混合豬毛重建,木椅是從深水埗拾回來的米埕改建……他與友人用5年時間把頹垣敗瓦恢復為客家民居,樓高10多米,加上背山面海的環境,即使每天駕船出入,Paul也樂於住在這安樂窩,細味客家人建築和生活。

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項目經理羅嘉裕參觀Paul的「客家屋」後指出,屋內佈局簡樸,相信早年不是富有人家的居所,磚屋與1910年代起使用的石屎屋有別,估計已有百年歷史。他又讚Paul盡力把屋原汁原味地保留。

Paul還收集村民的生活用品展出︰酒埕、鳥籠、油燈、藤籃、農具、石磨、磨穀機、古式木箱等。他計劃把相連其屋的另一客家屋改建為荔枝莊客家博物館,約4年前向康文署求助,但遭對方拒絕。

康文署發言人指出,未有紀錄顯示Paul曾接觸他們,但現時三棟屋博物館及上窰民俗文物館已有在鄉村展示客家文物,因資源所限,除非發現極具價值的文物,否則不會另闢新館,但署方鼓勵民間成立博物館。

收集村民用品 盼商界活化


荔枝莊由許氏及李氏客家人所有,根據Paul的鄰居、熟悉許氏家族的卓江橋所述,許氏早於康熙年代前定居荔枝莊,從事耕種、打石及捕魚,高峰期有二三十間客家屋,惟村民早年已移民美國和荷蘭,「他們有成億身家,在外國有數間酒樓和物業,何需回來居住,甚至復修?」

本地人反而無心保育故居,Paul認為是人之常情,「本地人總覺得這是奉旨得來的,不覺有什麼特別,但在外國人眼中卻如珠如寶」。他希望商界及社會人士願意與他一起活化荔枝莊客家屋,除作博物館外,亦可用作茶室、陶瓷製作、編織藤籃工作室及錄音室等。

【系列之一】
明報記者 何嘉敏、覃純健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078292/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