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磚上面有類似箭十字形的花紋,這種情形以前有人曾在書上描述過,我想是當做花紋加上去的。」從這段敘述,又可推測紅磚上的花紋,應屬「燕尾紋」。因為台灣初期的磚窯,都以木材(尤其是相思木)做為燃煤,而且在窯室內,磚坯的排疊方式,都上下左右交叉的方式排列,所以在磚與磚不重疊的地方,就會產生紫黑色的「還原」作用(以前燒製青灰磚,也就是應用還原法,在缺氧的燃燒狀態下,使鐵離子改變。)所以會有二到三道的紫黑色痕跡,而傳統建築的砌磚師父,都會將有紫黑花紋的一面,做為面磚,而且將上下二面磚的紋路反向接合,使二面磚的紋路接合後,成為「ㄍ」字形,因其花紋形狀如同燕子的尾巴,所以稱之為「燕尾碑」。又因燒磚的氧化過程中,使得花紋的顏色變為深紫色,所以燕尾碑又稱「顏紫磚」。

出處:刁磚古怪http://163.23.111.194/%E9%84%89%E5%9C%9F%E8%B3%87%E6%96%99/teach/92htes/data_2/main2_2.htm

顏只磚【岸只磚 雁只磚 雁子磚 燕子磚 雁翥磚】
一種尺寸較小而薄的紅磚,邊緣有黑煙燻的斜斑,厚約3公分,長約20公分,寬約10公分,製胚時要用抹刀將表面修平整,多用來砌門框或灶門。清道光年間修築淡水廳城之史料記為「顏只磚」,為最早出現之記載,「岸只」則最早出現於清光緒8年(1882)石碑慈生宮石碑,日治明治43年(1910)北港朝天宮記錄為「雁翥」,另外也有寫為雁子磚,或燕子磚,皆為同音字。

咾咕石
清代文獻也寫成「(石婁)(石國)石」,實係一種珊瑚礁岩,古代地殼變化時浮出水面,日久鹽分漸少,即可運用於建材。澎湖、屏東墾丁非常普遍,澎湖民宅牆體多用咾咕石砌成,菜圃作為防風之用的蜂巢牆亦以咾咕石為之。清道光年間築鳳山縣城牆亦採用之,可見是台灣的古老建材。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頁154、15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