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dnews.com.tw 2008-10-20 18:20:37

王鵬捷/整理

《中國新聞週刊》20日報導,喜歡看臺灣鄉土電影的人,不時可以在畫面上看到穿著清涼火辣的歌舞女郎在燈飾炫麗的電子花車上肆無忌憚地表演,例如前兩年出品的《豔光四射歌舞團》,就是相當有代表性的一部。

可在臺灣的大眾媒體上出現對電子花車的報導,大多是傷風敗俗的負面新聞,因為“正面”內容不夠勁爆根本上不了新聞版面。像今年8月19日以圖文 並茂方式佔據了各大報半版篇幅的一條報導,是新竹縣芎林鄉廣和宮辦理中元普渡廟會中,兩台電子花車在廟會中拼場,為了全力吸引台下觀眾,競相在婦孺面前公 開上演“A片畫面”。事後雖由警方接獲檢舉展開調查,但當事人的毫無法治和道德觀念,以及現場竟無人敢於(或願意)挺身而出制止這荒誕一幕的怯懦鄉願態 度,已反映出以“愛拼才會贏”為指導的“台客文化”已令當前臺灣的社會風氣變質到什麼地步!


電子花車這個行業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不堪的。

相傳電子花車是從內地的泉州和廈門所引進臺灣的“藝閣”演變而來,原本以人力扛抬遊街,表演各種南管樂曲的藝閣,慢慢轉變成用牛車、木輪車、電動車以至於大貨車承載,表演舞臺的裝飾也越來越花俏,漸變成如今的電子花車模式。

而據本地學者的田野調查發現,符合當前概念的電子花車,其實是在70年代初期於臺灣中部以農漁業為主的貧困縣雲林、彰化沿海一帶發起的。

當時,臺灣民間流行在喪葬儀式中聘請女子西樂隊當陣頭,讓鄉親可以在送葬行列中看到穿著整齊制服的年輕女子拿著樂器沿街吹吹打打,藉以彰顯喪家 的財富和地位,也讓孝子賢孫臉上有光。臺灣名導演白景瑞拍於1971年的畢生代表作《再見阿郎》,就是以這種女子西樂隊為題材的。

後來有人將徒步而走的女子樂隊搬上貨車上吹打,又逐漸將這些貨車加以裝潢美化,並在貨車尾端辟出一個可以表演的小舞臺,又加入了剛面世的電子琴充實樂隊陣容,確立了現代電子花車的基本模式。

到了80年代,電子花車漸漸廣布臺灣各地,女子西樂隊變成綜藝歌舞團,舞臺有如“流動的歌廳”,不單成為喪家酬謝送葬親友必備的余慶節目,結婚擺桌、廟宇酬神等喜慶場合也樂於邀電子花車表演助慶。

當時正是臺灣經濟高速成長的黃金時代,“臺灣錢淹腳目”,人人都愛擺闊。在大家樂和六合彩的全民賭風助燃下,電子花車在臺灣中南部鄉鎮更成了一種新流行,出車範圍擴及結婚文定、新居落成、尾牙、春酒、聯歡晚會,甚至房地產公司推出新建案和地方政客選舉的造勢活動。

接單的綜藝團、康樂隊、或傳播公司本身擁有音響、燈光等設備,有的用一台小貨車載運搭設舞臺的器材至活動現場,或直接用貨櫃車改裝而成。

更多人投入到電子花車行業,台前幕後的從業員多達數千之眾,更有全家出動的家族式經營,父母接生意和掌控音響燈光,女兒則上臺主持節目或是表演歌舞。

此時,電子花車業者已敢於投入數十萬以至上百萬元新臺幣將大中型貨車改裝,外觀上裝飾以炫麗七彩霓虹燈光,後廂搭有表演舞臺、電子琴室和更衣休 息室,在車身三分之二處則做一個五彩的拱門,拱門上寫著“某某歌舞團”的招牌,車身兩側也做同樣的裝飾,整部車子裝潢得珠光寶氣。

臺灣後來更出現了專業的電子花車製造商,將大型貨櫃改裝成油壓式控制的活動舞臺,車體重達三四十噸,造價達200萬元新臺幣以上,整個龐然大物白天在中南部的鄉鎮小路上賓士,晚上到了廟口或廣闊空地就變身成金碧輝煌的歌舞表演台。

這個時期,也正是“歌廳秀”走紅於臺灣的年代,《豬哥亮餐廳秀》錄影帶是中南部家庭觀眾最喜歡的娛樂節目,因此電子花車上的表演節目一般都是正 規的歌舞秀和笑話。由年輕的妹妹穿著釘上亮片的舞臺服扭腰擺臀地唱些台語歌和時下的流行歌曲,不見得歌藝多出眾,起碼也秀色可餐,算是把通俗文化帶到鄉 下。

條件較好、表演較出色的電子花車女郎,很多都得趕場,在每個臺上唱幾首歌便匆匆趕赴下一個舞臺,高峰時一天得趕個六七場,收入不俗,但壓力也大,接送車子常常是以向鬼門關挑戰的速度賓士。

所以,真正負責在現場從頭至尾把場面搞熱鬧的,通常要依賴那個口齒流利、瞎扯功力超凡、能把死的講成活的、上流講成下流的節目主持人,她(他)才是舞臺的串場靈魂和製造歡樂笑聲的源泉。一些現場主持高手,的確是從正式的歌廳轉過來的。

到了90年代,這個行業因為臺灣經濟走下坡競爭越來越激烈,表演內容逐漸變質。花車女郎的穿著打扮更清涼火辣,主持人的有色笑話講得更露骨,遇 到好幾家同時拼場時,脫衣舞的演出也上場了,甚至花車女郎要走到台下跟觀眾互動,做出一些令人想入非非的動作,偶爾還會遇上“鹹豬手”的襲擊。

進入21世紀,有人把西方的鋼管舞引進了臺灣,電子花車也迅速加入,在車子上豎起一根粗粗的鋼管。不少歌舞女郎特意上臺北拜師學習跳鋼管舞技術,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繼續生存下去。

如今,臺灣每年約有100個新人加入花車女郎行列,自然也有相同數目的遭到淘汰。這些曾經自恃“賣藝不賣身”的年輕女孩,有些為了維持生計迫于現實轉到了更不堪的行業去了。仿佛,這是每個景氣不好就業困難的地方都會發生的故事。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8&docid=1005496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