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9 17:02:52  

醒獅出街,威風凜凜。
舞龍隊伍走過,市民紛紛上前摸龍頭以求好運。
  近年廣州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喚起了廟會這一傳統文化的復蘇,目前廣州東有南海神廟“波羅誕”,西有仁威廟會“北帝誕”,特別是仁威廟會,由於地處荔灣區泮塘這一都市中心,更是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前往遊玩祈福。

  昨日的“三月三泮塘仁威廟會”,今年已是第四年舉辦,儘管去年政府已經定下泮塘村拆遷改造規劃,但並未對這一傳統活動有絲毫影響。85歲的泮塘村民牛叔相信,泮塘村拆遷改造後,將更有利於村民進行廟會活動。

  醒獅、盆菜習俗中斷幾十年

  翻開泮塘村志可以瞭解到,仁威廟始建於宋朝天祐四年,距今已有960多年的歷史,仁威廟建成後,三月初三的“北帝誕”便逐漸成為當地每年最熱 鬧的廟會。每逢“北帝誕”前後,派米、祈福、舞獅、巡遊、吃大盆菜等傳統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解放後這些傳統習俗一度中斷了幾十年,到了前幾年才再度恢 復。

  前日,荔灣區民政部門就開始了派米活動。今年仁威祖廟和熱心人士共捐資13萬多元,購買了4300袋大米,免費派發給全區9000多名低保困 難群眾。昨日是“北帝誕”正日,上午9時前,來自鹽步、大崗、坑口、大埔、三元里、棠溪、源溪、楊箕、番禺石壁、花都坳頭等十幾條兄弟村的二三十頭醒獅已 經彙聚到仁威廟前。

  有老人告訴記者,自古以來泮塘地區習武蔚然成風,後來,西關地區武館盛行也與這不無關係,像李小龍的父親就在西關習過武。據記載,第二次鴉片 戰爭時,外敵入侵,泮塘地區在仁威廟廣場恢復團練,以抵抗“外洋滋擾”,當時的仁威廟實際上已成為清末廣州抗擊外國侵略者的重要據點。

  泮塘村改造無礙廟會興盛

  85歲的李德祥,人稱牛叔,作為村中甚有名望的老人家,牛叔每年都會到廟會觀望助威。記者與牛叔閒聊中獲悉,舊時的泮塘除了仁威廟外,還有相公廟、文昌廟、三宮廟與觀音廟,如今只剩下三宮廟與觀音廟。

  “仁威廟附近的景色都變了不少,像茶平橋、羅傘樹、風水基、荔枝灣等,名字還在,但景物都變了。”牛叔不勝感慨地說。據悉,去年荔灣區政府公 佈了泮塘村的拆遷改造規劃,這對村裏面的傳統文化習俗會不會有影響?牛叔說:“村民的生活肯定會有一定影響的。但我相信廟會、龍舟這些風俗不會有變化,規 劃上規定很多人文景觀會保留,公園將變得更大,相信到時村民進行集體活動的範圍會更大,幾百年的歷史文化傳統,不可能這麼輕易地丟掉。”

  大盆菜九大簋12人食到飽

  巡遊完畢便到了午飯時間,記者有幸與眾鄉親一起嘗到了大名鼎鼎的泮塘大盆菜。300多圍,數千名鄉親共同聚餐,一個大盆內混雜了9道菜:脆皮 燒肉、寶鼎白切雞、香芋扣肉、蝦米粉絲煮齋、泮溪豬扒、蓮藕燜豬手、蘿蔔燜豬肉、肉丸、扒時蔬,分量驚人,12人頻頻起筷,吃飽後盆中食物還剩一半。
 
  (林洪浩)

中國評論新聞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6/1/5/6/100615645.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0615645&mdate=04091702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