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7/08/29 10:34

客家文化節的傳承與創新系列專題二(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九日電)傳統在農曆七月舉行的客家義民祭,被許多人視為中元普渡的一項祭典,其實兩者大不相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文教處長鍾萬梅指出,中元普渡純粹祭拜孤魂野鬼,客家義民祭典祭拜的主要是清代保衛鄉土而犧牲的客家先人,並擴及神鬼,義民爺已經成為台灣本土客家鄉親的堅定信仰。

鍾萬梅說,義民廟供奉的義民爺已經神格化,但沒有神像,只有牌位,還有兩百多年前義民抗亂時手帶黑布圈做信號的黑令旗,象徵義民爺神靈,祭典很特別的「奉飯」儀式與選養神豬比賽後供奉,都有客家人把義民爺當成自己家人祖先的意義,每年除了春秋二祭,也在中元普渡時節祭祀。

隨著客家人士在台灣的不斷移墾,也把本廟新竹枋寮義民廟的香火分香到全台各地,也使很多人把愈來愈受矚目的中元客家義民祭,與道教的中元普渡混淆看待,這是對整體台灣民間信仰認識不完全。

台灣客家研究先鋒的文史工作者邱彥貴研究指出,各地客家民眾常分別把黑令旗請入家宅、公廳宗祠或當地公廟內奉祀,以求庇佑;對於義民黑令旗的日常奉祀行為,至少有小週期的奉飯、大週期的返回義民廟「過爐」儀式,顯見義民信仰普遍深植於北台灣客屬社會。

邱 彥貴還特別觀察1997年新竹湖口客庄聯庄輪值辦理的義民祭典並分析指出,這是一組長達兩個月以上的祭典,而集中於農曆七月十九日、二十日的祭典,更有交 錯於人、神、鬼間的複雜對應;在祭祀的時間上,配合傳統十二時辰的社會生活週期,針對不同祭祀對象在各自的當行時段祭祀。

例如,祭天「拜天 公」例行於子時,以一日之始對待地位最高的主宰;子時之後,日出到日中午時,則是一般神明「正神」的祭祀階段,午時後,陰氣漸長,則是祭祀亡故親屬或祖先 等「陰人」的時間,日落以後到子時前,則是「普渡」、「送鬼」的時機。這些祭典科儀如今在全台各地包括台北市的義民祭仍然存在。

鍾萬梅引述中央研究院幾篇關於義民信仰的論述,從中國人信仰觀成神之道的宗教分析,對於義民爺的神格有精闢而明確的定位。

論 述指出,中國神譜中諸神的成神之道,就多有生前有功烈,成仁取義後,功烈為時人稱許,顯靈也為後人崇仰,因而民眾立祠崇拜。朝廷考量輿情而列於祀典,經皇 帝敕封、賜額的神祇就是正神,享有千秋血食之祭,乾隆皇帝頒賜「褒忠」二字匾額的義民爺,毫無疑問就是正神,而非孤魂野鬼。96082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829/62/jj0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l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